在设计改造费用高得让人直呼内行的时代,来自瑞典和瑞士的建筑工作室Ductus的Patrick Müller在斯德哥尔摩的Bränningevägen开启了一段 DIY 之旅——一个85平方米的公寓改造项目,把预算限制玩出了新高度,变成了一个超有料的设计故事。
这个项目一开始只是为了省钱,但最后却搞出了相当精彩的结果。面对斯德哥尔摩那些贵得离谱的手工成本,这位建筑师干脆自己动手,走了一条回归原材料和未完成美学的 DIY 路线。最后呈现出的空间感觉就像一位永远在变化中的艺术家的作品——真实、有触感,还带着一种毫不费力的率真!
这次改造选择的是“减法”而非“加法”。原本被灰泥覆盖的承重砖墙被解放了出来,藏在石膏板下的原始实木墙也重见天日,其他墙壁和天花板则敷上了生石膏。这种刻意的“剥洋葱”式的改造,让建筑的历史和现在有了对话的机会。
坚实的云杉木“铺地”给整个空间增添了温暖,同时又保留了那种车间般的氛围。每种材料的选择都经过深思熟虑,却又显得轻松自如——那些从五金店淘来的物件,经过巧妙的搭配,瞬间提升了整个空间的格调。
暴露的白色砖墙、熏黑的木墙板和触感丰富的端 grain 木地板相互搭配,创造了一个虽然材料普通但却很优雅的材质组合。
在拥抱 DIY 方法和随手可得的材料时,Ductus创造出比那些高端改造项目更有趣的东西。这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好的设计不在于砸钱,而在于用心思考和愿意亲自动手! 这就像是一种建筑界的诚实表达——空间被允许保持未完成的状态,材料展现出它们最真实的一面,而制作的过程本身也成为了美学故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