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亚新月岬的海岸线旁,Gorrow设计工作室将1980年代汽车旅馆蜕变为1970年代冲浪美学的时空胶囊。这座名为Sea Sea的精品酒店,以粗粝材质与克制设计重构海滨休憩哲学,在6000平方米的场域内编织出25间客房的叙事网络。
设计团队完整保留原始建筑的异质性基因:彩色玻璃窗过滤出斑驳日光,裸露的棕砖墙与深色松木护墙板对话,多坡屋顶结构衍生出层次分明的公共区域。原会议中心被解构为复合型"俱乐部会所",集接待、艺廊、冲浪装备店与黑胶酒吧于一体,餐厅露台直接延伸至街道,消解室内外边界。
客房设计践行"赤足美学":天然色素染色的混凝土地面留存沙滩触感,雕塑家Aleph Geddis手工雕刻的壁灯搭载红光疗愈灯泡,韩国艺术家Romon K Yang创作的书法印花棉麻床品以克制的东方笔触点睛。定制家具系统暗藏巧思——Torre合作打造的床头柜实为复古音响,矮座沙发以加厚垫堆叠出海滩小屋的闲适。
场域规划遵循有机生长逻辑:银灰石灰华碎石小径蜿蜒穿过3000株新植草木,青瓷砖泳池边缘的卵石溢水区与仙人掌群落构成沙漠意象。1970年代日光浴床经重新诠释,管状框架与粗绳编织的靠垫在当代极简中留存复古温度。
"真正的奢侈在于材质的真实触感。"创始人George Gorrow强调,项目拒绝沿海设计的刻板印象,转而通过肌理叠加营造氛围。黑胶酒吧内嵌的Klipsch古董音响、再生砖砌筑的隐私屏风,以及随时间变换的照明系统,共同构筑出"被使用"而非"被观赏"的空间哲学。当暮色浸染木梁结构,这座历久弥新的建筑群终以设计之名,完成从过境驿站到精神原乡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