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店装休
谁是中国最有价值的设计师? 点击:350 | 回复:0
发表于2013-11-15 03:47:17

楼主

马岩松、马可、蒋琼耳、杨明洁与如恩设计,他们未必是最赚钱、最出名、最“中国”的设计师,却以他们的设计在不同的领域启发了同一个命题:如何让中国设计变得更有价值。

 

中国最具有价值的设计师

马岩松

建筑师,北京MAD建筑事务所创始人

2006年以加拿大中标的超高层建筑“绝对世界”,成为首个获得国外重大标志性建筑项目的中国设计师。2007年以重建纽约世界贸易中心方案“漂浮岛”跻身国际级建筑师。

“MAD建筑事务所做了一个睿智的解答。他们没有一味 模仿世界流行的建筑形式,而是在20世纪末中国整体引进的西方主流设计师的作品基础上,通过更深入的理解以及对可用技术的充分运用,重新塑造为独特的新形态。”

 

马可

服装设计师,“例外”品牌创始人

1996年创立的“例外”成为十年来大陆商业最成功的本土设计师品牌。2008年以“无用”系列获邀巴黎高级时装周,展示了与现代消费主义完全背离的时装概念。

“她在做的可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设计,而在一书的层面与探索衣服的可能性。”

 

蒋琼耳

艺术品设计师,“上下”品牌CEO及设计总监

2004年创立“琼耳唯品”首饰品牌获得国际声誉,2010年执掌爱马仕旗下独立品牌“上下”,旨在复兴中国手工艺,在西方设计界好评如潮。

“上下这个品牌,将重点放在传统手工艺与设计相结合这个方面,是中国设计圈的首创。中国的民间艺术品在很多人看来都资深街头不值钱的小玩意,但在国外,很多奢侈品品牌看重的恰恰就是这一块。”

 

杨明洁

产品设计师,YANG DESIGN杨明洁设计顾问机构创始人

2005年创立的设计机构,是众多国际大品牌在亚洲地区的首选,同时也是为数不多的每年都有优秀设计诞生的小型产品设计机构。

“成熟的设计应该从社会、品牌、用户、视觉、生产制造五个角度出发,而非仅仅追求外形。”

 

如恩设计

建筑设计工作室,旗下经营设计精品店“设计共和”

由郭锡恩和胡如珊于2004年共同创立,以多元化建筑设计闻名,2008年的北京瑜舍酒店与2010年的上海水舍酒店确定了其在建筑室内设计领域的超越东西方审美差异的地位。

“他们的风格不是中国风,而是非常国际化、很时尚,作品很成熟,是少数叫好又叫座的设计师之一。”




  年一开,中国设计界终于有了多年不遇的大话题。这边厢,蒋琼耳主导的上下品牌经受不住国内的冷遇,宣布将在年底于巴黎开设分店;那边厢,普利兹克建筑奖破天荒颁给了一个持中国护照的中国人,即便他所被称道的作品早已存在了五六年。
  小话题则有Masha Ma去了巴黎时装周,广州入围了“Wallpaper*”最具创意城市……还有法兰克福展上,“中国设计”一举囊括十项“匹诺曹奖”中的七项,米兰展主展场出现中国设计师杨明洁。我们已经有了许多本国外设计杂志的中文版,但跟时尚杂志的中文版一样,上面登着最赏心悦目的——不是中国的。
  撇开早几十年就发展起来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中国设计”这个词一度很热闹。那时,世界创意产业大会在北京召开,上海成了全球有最多个创意园区的城市,各大杂志增开设计栏目,拉格斐带着香奈儿和芬迪来作秀——顺带,我们觉得设计师都光鲜得跟他一样。但这些很快就被各大设计展上中国人受的冷眼冲淡,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吐槽:媒体抱怨设计师只会做加个中国结的“中国设计”、要不抄袭严重连带着他们也不受欢迎,设计师抱怨客户品位低下、自己只是个用苹果电脑干活的民工,买单的人则抱怨设计贵且没有设计杂志上那么好看、不懂为什么值那么多钱。
  有人开始静下心来想到底什么是中国设计,有人回过头去看这些光鲜中多少不属于文艺青年的群体性意淫,有人借用日本设计20年前的情状进行推断,也有人用西方设计对传统的态度来假设自己。但当有人试图推出中国设计主打的奢侈品牌,“中国设计该值多少钱”终于成了众矢之的。设计与艺术、与奢侈品在意识中掐架,以至于中国设计在丢失了“中国”的同时,也丢失了设计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宜用。
  但中国的创意产业产值每年仍在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在收入最前的设计事务所上,国字号的建筑、水利、机电工程公司压倒全部,就连被视为大头的汽车大牌在中国开设的设计公司都入不了席。它们是产出最多的“中国设计”,也是产业繁荣数字的贡献者。那支在纽约时代广场上被播放的国家形象宣传片,总结了中国设计的问题:不缺技术,它的病症与所有“缺乏大师”、“缺乏美学教育”、“缺乏根植于文化的系统思想”……一样,来源于社会对人的确切生活的忽视。


<<新周刊>>

作者:陈非

 
aHR0cDovL3d3dy5qaWFnbGUuY29tL3F1YW5fdGllemkvMjQ3Lw==
0
https://www.jiag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