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店装休
日本设计做了哪些我们没做的事?(三) 点击:289 | 回复:0
发表于2013-11-18 05:17:06

楼主

3./对地域性与全球化的兼容  用西方特色来为本土特色锦上添花

     

     泰戈尔1916年访日时,面对日本有全盘西化的趋势时,说了这样一番话:“所有民族都有义务将自己民族的东西展示在世界面前。假如什么都不展示,可以说这是民族的罪恶,比死亡还要坏,人类历史对此也是不会宽恕的。”这段话曾给川端康成的心灵带来极大的震撼,而世人以为日本在美国的干预下会放弃对自己的认同与自信在今天也从日本的设计中看到这种猜想的谬误。

      今天,全盘西化的论调在中国也已经存在了近一百年,近三十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使我们对全球化的热情有增无减,但全球化与西化是否是一回事常常混为一谈。而近一两年,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新鲜的声音在不断地提高调门,但对什么是民族的东西?如何展示?其现实价值何在?答案仍然不是清晰的。对传统符号的简单移植和对西方设计的硬性模仿都使当代中国没有呈现给世界足够有影响力的设计,我们的生活方向一直在等别人给出引导,而我们却没能和世界上其它国家的人分享我们关于生活的独特思考及富有启发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角馆政英为日本高山县八尾町设计社区照明系统时,将灯火做点状分布而非线状,小区道路照明用灯光和建筑出入口灯光依山分布,高低错落,倒映于社区旁的河水中,现代建筑就这样与自然共谱了一阙诗歌。
     角馆政英在谈到他的构思时说:“人和环境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需要人能对环境有所体会,比如你生活中有一条河,你要和它有情感,才可能爱这条河。这个社区是临河的,它的特色与这条河有关,所以设计就是把这个特色凸显出来。
     其实如果是考虑到地域性,设计有许多工作可作。”

      

     在日本,有许多设计师都会接到来自海外的设计邀请,建筑设计师小岛一浩和赤松佳珠子所在CAT事务所就在越南、中东等不同地区设计过作品。他们两年前在越南做了一个关于居室内如果加强空气对流的设计试验,就是为了针对热带的气候,探索设计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当地人。

    “安藤忠雄那一代设计师有很强的符号感,比如说大家一提到安藤会想到清水混凝土,他们会把自己的东西放到全世界,但日本新一代设计师会根据当地的条件做当地人需要的设计。”隈研吾这样分析两代设计师的不同。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因大量接受欧洲文化,而使它的国民性由此前的“唐心和魂”转变为“和魂洋才”,而在二战后,日本文化中看起来更多地吸纳了西方的各种文化符号和审美趣味,从日语中外来语的增多到年轻人头上五颜六色的染发,我们不难看到日本“西化”的努力,但毫无疑问,日本仍然注重“地方”的概念,他们对“西方”的关注和日本人注重细节的作风是一样的,他们会很清楚地拣择“西方”文化中哪些可以为已所用。
     我们在东京时,恰逢勒•柯布西耶作品展在东京展出,这位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始祖对整个二十世纪的城市建筑设计乃至工业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个展从策划到展出历时三年,整个展览涵盖了柯布西耶的绘画、雕塑、建筑、家具等诸多作品,展厅里更搭建了一幢住宅模型——勒•柯布西耶送给他妻子的礼物,20m2的一套公寓。
我们在东京的一周内,和设计有关的,出自名家手笔的展览多达五六个,不同的设计理念设计作品与公众见面,这是一种市场教育,也是接受公众反馈的途径。东京的国际化交流的氛围之浓厚丝毫不逊于欧美国际大都会,这也就不难理解何以东京成为亚洲的时尚之都。
      中国如果也想打造这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仅靠提升硬件的水平显然是不够的,请国外设计师来此地设计改变的也更多在视觉层面,一个城市的交流能力和思想跨度仍然取决于这座城市的综合素质,一个国家同样如此。

深入理解地方性使地方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日本跨文化的交流中保持的清醒。在东京举办的第十七届生活方式家居展上,迪斯尼邀请了九位日本艺术家和设计师使用米老鼠的造型做了一系列家居产品的设计,谁看了都会认出米老鼠的经典造型,但同时你也会嗅到浓浓的日本味道,这种设计态度及方式在日本设计师走向国际的历程中贯穿各个领域并持续经年。
日本一代又一代,一个又一个设计师,共同打造了日本设计的形象,他们没有抛弃掉自己作为日本人的文化身份,而这种群体有意识的努力,使日本设计的价值获得了世界的认可。当日本设计同德国设计意大利设计一样成为世界设计界独树一帜的设计风格时,每一位设计师则可以享用这个平台,也继续为这个平台的巩固和延伸贡献自己的价值。
面对互联网时代,国际性的样式层出不穷的现实,SAKO设计量事务所、参与建外SOHO以及蒲蒲兰儿童书店等场所设计的设计师迫庆一郎认为:“这是正常的变化,但地方性也是可以保留下来的。一座城市应该有意识地保留一些遗产,无论是建筑还是其它设施,只有这样才是完整的城市,人们做到在别的地方做不出来的好东西。”

     迫庆一郎在谈到他为芬理希梦在北京店做设计时,说道:“日本设计会从一个很实际的细节出发又回到细节。因为人对不同事物的反应是不同的,设计要把这些反应表达出来。日本的工艺可以做到非常精细,但如果我用那样的技术标准作为我在中国做设计的前提,我就不会成功。所以我会尊重中国的现实。我请中国的工人将所有的日光灯竖着悬挂,这是他们很容易就能做到的,而且人工并不贵。如果是在日本要出这样的效果,成本会非常高,这就是中国的优势,设计就是要在每一个细节上找到在这里最好的解决方式。”
 
aHR0cDovL3d3dy5qaWFnbGUuY29tL3F1YW5fdGllemkvMjYzLw==
0
https://www.jiag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