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店装休
看谁卖得过谁 点击:197 | 回复:0
发表于2014-04-17 09:27:23

楼主

线上线下(O2O)的出现,引起不小的震荡,谁着急了呢?大卖场!因为他们的奶酪被O2O动了。

 

其实,大卖场这种商业模式,是有阶段性的,意思是大卖场不是永存的。什么时候大卖场该出现呢?是一个国家的家具市场进入“销售的年代”。

 

市场刚脱离严重的物资匮乏,供不应求(中国在1970年代),然后慢慢进入销售的年代,工厂越开越多,供应越来越多,市场一片欣欣向荣,因此家具人卯足劲,布越多点,生意越多,这就是销售的年代(在中国约于1980年代),这时候大卖场应运而生,月星、红星、吉盛伟邦,后来居然之家、好百年……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和逐渐壮大的内销工厂相结合,真的是相得益彰。

 

到这时期,家具业严格讲还不需要什么品牌、营销手段等等,但是到了90年代,市场逐渐供过于求,按理大卖场的功能应该减退了,家具公司开始需要建立专卖店,开始建立品牌,来进行市场营销了。

 

然而大卖场则不退反进,越开越多,6000万平米、8000万平米到现在恐怕要超过一亿平米了。大卖场当然供过于求了,否则不会有这样的霸王条款:“他们每开到哪里,零售商都得跟,否则去掉你原有的卖场”。

 

大卖场这样大的投资,应该经过严密的市场调查,计算投资报酬等等的。然而不久前在南宁,就有新的大卖场,38万平米,而且还会陆续开七家,两百多万平米!

 

零售商的专卖店还没形成风气,还没有影响到大卖场的利益,而电商先出现了,来势汹汹,大卖场急了,破口大骂,想将电商扼杀在摇篮之中。

 

我曾经在我的专栏里讲过一个大家可能都听过的古老的故事,那是英国人刚发明火车时,马车夫都十分不服气,于是有了火车和马车赛跑这样的闹剧,结果不言而喻,马车输了。

 

那是当年用蒸汽的火车,今天的高铁,再也没有马车夫会提出赛跑的挑战了

 

今天家具大卖场就出了一个马车夫,扬言他的实体店可以卖得比电商便宜,理由是:

——房产是自己的,所以成本不高;

——增加销量来降低成本;

——降低毛利率

 

让我们以现实来检验一下以上的说法。

 

大卖场的房产都是自己的吗?据我所知,只有一部分是自己的(当然还欠银行或投资机构),相信有一部分是和其他的业主合作,甚至有些是租赁的。

因此“经营的成本”不会不高。

 

更何况,大卖场只扮演房东的角色,自己不经营家具零售,何来“房产是自己的,所以成本不高”?

 

在大卖场中的零售店,可都得付高昂的租金,租金每平米两百多到三百多,调查之后,一间200平米的店,一个月能做十几万已算很好的,扣除店租、薪金、货价,毛利低过40%是会亏损的,马车夫所说的毛利率15%是不可能的。

 

目前在大卖场的零售店,有70%是亏损的,那么增加销量来降低成本怎么样?问题是怎样增加销量?商场里同质产品太多,销量已被分摊了,更何况,大卖场越开越多,同时强迫零售店要跟随开店,市场就这么大,这种做法是减少销量的做法,是减法,怎么反而可以增加销量?

 

电商的体验店,不需要在装璜的美轮美奂的大卖场里,可以在仓库、在偏僻的角落,屋租大约是60元一平米,占销售额的5-8%(大卖场租金占销售额的30%左右)。

 

你别看那些体验店地处偏僻,店内家具不怎么样,也没有什么装修,但据调查,成交率在50%左右,为什么有这样高的成交率,那是因为:

——在线上客户已看过产品及价格,除非想买,否则不会跑到老远的地方去体验;

——价格相对便宜,大卖场中的实体店,一般家具要乘2、2.5甚至3,才能卖,否则还不了店租等费用,而电商只需乘1.5-1.8左右,就可以了,所以一件出厂价1000元家具;

 大卖场实体店售价:2500元

 电商体验店售价:1500元

 

这样的良性循环之下,电商在市场的占有率,是不是会越来越高?

 

当然不是所有的家具都可以由电商经营,也不是所有人都会通过O2O来采购。

 

比如定制家具、特殊功能的家具、名牌产品、高档产品等等,都要有特殊的服务要求和不同的消费群体,这些都得有实体店来经营,但实体店不一定是在大卖场中,而更应该是专卖店。

 

大卖场只是一个载体,一种销售模式,而这种销售模式,已完成其历史使命了。

 

大英百科全书,办得非常好,但没用,一套好几千美金,现在买一个百科全书的光盘,几十块钱,搞不好还有盗版的,免费。于是,大英百科全书只好黯然收场。当然这些过程都是十分残酷的,然而,不能因为这样,就可以枉顾事实地妄言,更不能因为自己还强大而忘我。

 
aHR0cDovL3d3dy5qaWFnbGUuY29tL3F1YW5fdGllemkvNjAxLw==
0
https://www.jiag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