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有一个老掉牙的故事,英国最早发明火车时,当时许多人都不以为然,甚至发生马车和火车赛跑的荒唐事。
别嘲笑这种荒唐事,6月13日的网易家具讯,出现一条同样荒唐的“奇谈怪论”,说实木贴面≠实木家具,甚至说实木贴面是以次充好,等等。
木材做为建材、家具,是一种很好的材料。树木将二氧化碳锁在木材里,让我们应用,没有人考究人类在什么时候开始懂得使用木材的,但可以确定在石器时代就开始了。
但随着人类的繁衍,现已突破70亿,地球上的森林绝对不足以供应那种原始性的应用。
另一方面,木材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向着全林利用的方向去发展。
什么意思呢?
就以实木家具来说:
一棵树砍下来,只利用树干,其它的枝干,都废弃不用,这树干最多是整树的50~60%的木材。
树干我们称为原木,然后进行制材,锯成板材,去掉树皮、白边、腐朽的心材等等,大约又去掉40%,这60%的板材进行干燥,又损失10%,剩下54-55%左右。
干燥后的板材做成家具零件,大约去掉30%,所以从原木到零件,只能用15%左右。
如果我们以一棵树来计算,家具零件只用了一整棵树的8-10%,其它90%以上扔掉。
这样一细算,十分可怕吧?!我们这样糟蹋树木,其实是犯罪。
因此,材料学者绞尽脑汁,研究如何全树利用、全林利用。一百多年来,以欧美为首的专家学者,先后开发出了中密度纤维板、胶合板、刨花板等等人造板,当然人造板的材料,主要还是木材,只是能将枝干全都用上。
因此有了人造板的板式家具。
然而有人不愿意家具全部用人造板,因此有了板木家具,采取一种中庸之道,板木结合,为板材贴上单板(Veneer),使外观看起来像实木家具,满足这部分消费者的要求。
这本来是十分科学的做法,其实板木家具可以比全实木家具耐用,稳定。但是由于一些不屑业者,在生产人造板时使用超标的甲醛的胶水,加上无知的媒体的瞎起哄,于是误导了消费人,以为人造板都有“毒”(指甲醛超标)。
其实今天我们用的E1级人造板,甲醛含量是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的,E0级就更好了。
市场上有商家,胡说什么零甲醛家具,实木本身就有甲醛,有些实木的甲醛还严重超标呢!就是人体,也有甲醛,怎么零甲醛?
无知加炒作,太可怕了。
现在还更进一步,提出实木贴单板≠实木,请问这是哪一个国家的标准?先进国家都没有这样的说法。
实木本身缺点不少,比如结疤、矿物线等等,大面积很难找到完美的,贴上单板,高压高热,绝对没有问题。到了这些不懂木材的媒体人那里,就是以次充好。
我建议这些想和火车赛跑的马车夫,集中学点木材学,不要以为自己有话语权,就可以乱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