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上个月冒着大暑,到山东的桌椅之乡宁津考察,去之前和看过之后,有比较大的反差。
宁津是近十年来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专做餐桌椅,我陆续去过好几次,那里的很多村子,几乎是家家户户做桌椅家具,尤其是椅子,有做成品的、有备料的、有做零件、部件的。
其中还有一些巧妙的创新。
比如实木弯曲。几年前我在那儿看到一间很小的作坊,只有三几个工人,用自制的简易设备,自己的方法,把橡胶木的椅背弯曲,这样一来,省工省料又好看。我当时是相当钦佩的,当然他们不懂计算弯曲后的反弹等等,但做内销的大量供应家具,这样子已经很好了。
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分工合作的产业集群,曾经使我激动了好一阵子。我当时就盼望这个集群,能有一些企业脱颖而出,成为龙头企业,带领这一集群进一步发展。
经过这许多年,我怀着这样的期望又去了宁津。今天的宁津,是有八十多家较大的家具企业,和两千多家小家具作坊,处在那里,各干各的,大家“老死不相往来”。
南林的吴智慧因此提出,这些比较大的企业,应该善于利用这些小作坊,进行外包,来扩充业务,而不是单靠自身的扩大。
从企管的理论上来讲,这建议是对的,但现场对话会的大企业却认为行不通,理由是这些小企业缺乏诚信,外包给他们的产品,他们有可能自己拿到市场上去卖,甚至供应其他竞争者。
我想,外包不是一个简单的课题,必须先探讨几个问题:
——为什么要外包?
——外包厂的优点;
——外包厂的缺点。
日本的企业为什么有那么高的生产力?比我们高出8-10倍。除了合理的流程,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等因素之外,外包应该是关键的因素之一。
日本的家具企业,尤其是办公家具,层层外包,形成一个树形,景气好时容易扩大,景气不好可以减少外包,进可攻退可守,公司营业额很大,自己的硬件投入不一定很大,因此这些企业很少听说倒闭的。
外包厂的优点是专业化,只生产一两个品种,甚至只生产零部件(比如抽屉),因此效率非常高,可以做到很精准,而采购材料、培训新员工都比较容易。
但这是对日本的企业而言,他们对质量精益求精,当然容易做到。目前的中国,很多小企业实行计件制,工人为求产量,就不注意质量了。小老板也没有质量的概念,能过就过,也不去追求更精确更好的设备,虽然所需要的设备不多。
宁津的小作坊,就是没有在过去的十年间,提高质量,相反地,由于供过于求,为拼价格,质量反而下降了。他们也就失去了与大企业合作的机会,不能抱成团,共同发展,真正发挥集群的效应。
更何况他们有些还不讲诚信的。
那有什么办法呢?大企业如果要提高生产力,不寻求外包是不现实的。我认为在现阶段,可以先从零件做起,实木家具厂的前两道工序先外包:备料及零件生产。
备料让专业的工厂处理,不但便宜,你也可以获得你所需要的材质,比如有些企业要全无的材质,但另一些企业却要带结疤、虫眼的材料(生产Rustic设计),备料厂就可以让他们“互补”。
下来是零件,只要模具做好,外包厂较容易控制标准化。万一运来之后有问题,也容易修改、更换、退回,这一关把好,不会影响最终的质量。
只让零件外包,也不会使你的设计“外泄”,而对外包厂也好,生产零件的设备不多,容易起步,和大厂合作,自己也容易提高。
外包对大小企业都是好事,但却不容易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