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垃圾费征收的三套方案中,“按袋计量”已经有过试点。从理论上讲,按袋计量收费也许是最优方式,但其缺陷是投入的成本较高,同时还要看从业人员管理水平、作业素质等条件是否具备,据广州市城管委危伟汉透露,“如果全广州都用这种模式,光是袋子市政府就要增加三四亿元的投入”。试点的结果也表明,计量收费模式遇到了很多困难。随水费征收在其他城市已有先例,一望即知,其优点在于简便易行、节约不少征收成本,但所谓事物一利必有一弊,正如媒体讨论中所指,捆绑模式下,一刀切地以水费的标准收缴垃圾费,相对于不同的消费主体不但很不公平,也可能滋长市民的环保惰性。毕竟垃圾费征收无论怎样改革,目的都不是为了更好地收费,而是为了垃圾无害化处理。
如果着眼于垃圾费征收改革的目的,现在公布的第三套方案,即以参与垃圾分类程度的好坏来直接决定缴纳垃圾费的多少,其优点显而易见:鉴于经济杠杆的强大作用,单位和居民有可能如城管委所宣称的那样,更加自觉地进行垃圾分类。
随着“垃圾围城”现象在全国都已相当常见,完全可以预料,垃圾分类在未来公共生活中的分量将越来越重。个中原因十分简单,没有垃圾分类,就没有无害化处理,更遑论垃圾的循环利用了。
从这个角度,相比较而言,广州市垃圾费征收的第三套方案似乎更为优越。但任何一个牵涉千家万户的公共政策,从理论上论证其优越性往往并不困难,而最难点在于公众对政策的认可度。假若某个看上去很美的政策在公众那里接受程度不高,强硬推行的结果是否一定美妙?以垃圾费征收为例,不论什么有利于环保的方案,如果市民持有较强的抵触情绪,其可能想到的方法也许就是将垃圾悄悄扔掉。虽然这是一个略带极端的设想,但并不表明它应该在设计政策时的考虑之外。
因此,尽管垃圾分类以及相关环保知识的宣传已经够多,尽管第三套改革方案有利于推进垃圾分类的好处不难理解,但在正式实施之前还是需要竭尽全力提高公众对方案的认可度。根据其他国家和地区推行垃圾分类的经验,容易想到的是,有必要设定一个缓冲期,而不宜一开始就对不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的市民征收数额不菲的罚款。对市民来说,这样一个缓冲期就是一个接受垃圾分类和环保观念的过程。它使改革方案富有亲和力,也能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变公众的生活方式。另一个思路是既然有处罚,能不能反之则奖励?
垃圾分类既是利国利民之举,不论政府部门还是社会成员当然都不能置身于这一工作之外,相关各方都应该充分显示其推进垃圾分类的真诚和努力,只有在此种氛围之中,才会产生信任乃至携手共进,而不是猜疑乃至相互掣肘。媒体报道,有市民对垃圾分类并不热情,原因是即使对垃圾进行分类,但混合运输也会前功尽弃,这是否提醒相关部门,从垃圾的运输到储存到处理,硬件设施、人员素质等基础工作也需要及时全面升级?
就目前而言,垃圾分类和处理是个耗钱的工作,政府财政已经支付了很多成本,而未来垃圾费征收改革,从征缴到罚款肯定都是不小的数目,这样一笔庞大的收支账本,有无必要对公众全部公开?如果账本的公开证明其中产生的收入都还用到了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理上,相关政策会在公众中间收获怎样的支持不言而喻。
现在改革方案都还在讨论之中,这是一个修正并达成共识的良好机会。请珍惜这样的机会,让我们的城市更美好。
中国清洁博览会在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及新兴市场都设有代理机构,与全球各地最具有影响力的清洁行业专业媒体及协会进行合作,并且将宣传范围扩展至酒店、物业、保洁、环卫、工业、医药、食品、包装等行业,以强化中国清洁博览会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内的影响力。
第十六届中国清洁博览会(CCE 2015)将于2015年3月30日—4月1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博览会将以更大的展览面积展示更多的产品以迎合清洁行业和博览会高速壮大的发展趋势,继续为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提供一站式专业清洁解决方案。
关键词:垃圾费征收、垃圾分类、垃圾围城
2015年第十六届中国清洁博览会将于3月30-4月1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国展路1099号近中国馆)举办, 同期举行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室内环境、空气净化展览会,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http://www.chinaclean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