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店装休
为什么去米兰之他们去米兰都做些啥 点击:771 | 回复:0
发表于2015-02-12 02:36:45

楼主

每年4月,家具人如朝圣般从世界各地奔赴米兰,他们有的是设计师,有的是制造商,有的是学者,也有运营管理人士,这些大佬们去米兰都会做些什么?让人不禁好奇,让我们一起走进看展的幕后。

吴作光:不帶相机,不拿手机,感受米蘭

周旭恩:有时候我愿意多去看看橱柜的展品,我觉得那里可以经常闻到家具里没有的时尚味道!

王明亮:去米兰看家具展,三分之一看设计,三分之一看面料和流行趋势,还有三分之一看展台装修。好马配好鞍,展台装修不到位,设计,产品效果也体现不出来。有一次,我在米兰展看中一家很不错的参展小品牌,我说我要定货,坚持要先去看工厂,看完后很失望。他的家具在美轮美奂的装饰环境下,身价倍增, 犹如钟表,珠宝,离开柜台,在日光下,光环尽失。
从1996年起,每年与前任中国家具协会贾清另文理事长同去米兰,开始以展览人的角度去看米兰展,是仰望,是以崇敬的心情去米兰的。久而久之,潜移默化中,转而从世界家具的大格局中去看米兰展,以平行,而非仰视的眼光,所看到的是欧洲家具(包括意大利家具)只是世界家具格局三极中的一级。另外是中国和美国二级。美国家具自成体系,设计也有自己的风格。以产量而论,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家具生产国,中国也是最大的家具出口国。我们可能还需要10年,20年的时间,在设计上有所突破,才能真正无愧于世界家具之一级。

梁少禧:米兰市名店街D&G内“天井”有间马天尼餐厅,在这吃个午餐,是我的至爱!

刘晓红:其实每次去米兰,我花的时间最多的是在卫星沙龙里,了解学生和刚毕业的学生在想什么,做什么,用什么做,为什么?那些虽不成熟但遮掩不住创意火花和内质之美的设计,已经散发少"明日之星"的光芒。它是`学校走向市场的桥梁,也是企业创意的源头之一,因为只有学生才是社会最活跃的,最时尚的,最没有束缚的人群,也才是最有创意的人群。因此,这个舞台越来越重要。

朱小杰: 九十年代就去看米蘭 ,在我心裏它是一座設計學院,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學習環境, 沒有门槛,向任何人敝開     只要你願意學,關于家具的知識, 世上沒人能比, 去米蘭,我是他不會畢業的學生     

柴晓东:除了主馆,其实米兰还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可以看,比如FUORI SALONE,是一个巨大的盛会,如何去学习和借鉴,我提供一些我个人的工具。

高扬:看米兰展看到了什么?设计时尚,末来趋势,去看视觉盛宴!看了十多年,看到想吐,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设计表演。展会的主题就是给产品找婆家,卫星展呢就是给设计师找婆家,设计师希望找个好婆家就倾其所有了。没有吐嘈的意思。看展并不是盲目的模拜,而更多的是一种全方位生活的体验,看谁的展,吃哪家的比萨,喝哪家的咖啡,看看米兰人的生活,有可能比看几个样式更有价值。

侯正光:以往是两年去一次米兰展,是看热闹,无数的形式涌现在眼前,把脑子搞得一团混乱,自己像个白痴一样的兴奋着,回来之后免不了对着照片抄抄改改,渐渐地觉得累,眼睛累。跟许多意大利本地的设计师交流,提到的最多的词汇也是“too much!”。大多数的人的定力是有限的,而米兰展像个规模宏大的超市,很容易迷失其中。
现在间隔的时间越来越长,因为想看的东西慢慢在聚焦,自知能力有限,贪多也嚼不烂。日本和北欧的几个牌子东西不多,位置不大可以仔细看看,找他们的路上顺便扫一眼那些大牌的五金。西班牙的有几个现代灯具的牌子也值得看。如果还有力气就再tortona和三年展馆 看几个设计品牌。三天的时间比较从容了,剩下的时间去看几个工厂和设计公司。然后就开始想家了。如果问以后最想去米兰看什么?是工厂,因为想看到过程而不是结果。是工匠,因为想理解制作者而不是产品本身

 
aHR0cDovL3d3dy5qaWFnbGUuY29tL3F1YW5fdGllemkvOTUzLw==
0
https://www.jiag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