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齐聚 干货满满!2021中外设计师高峰论坛精彩回顾!
新常态下,酒店及商业空间设计的趋势是什么?带着当下行业关注的这一焦点话题,HOTEL&SHOPPLUS展会同期活动——2021“破界·共生”中外设计师高峰论坛于3月3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现场座无虚席,不少观众都是站着听完了全程!
短短一天的日程,两大设计专场,十三位重磅嘉宾轮番上台,分享他们对酒店、零售店铺、商业综合体等设计的前瞻性思考;同时,论坛还邀请到建筑师、设计师、品牌方、运营商以及来自大型房地产开发集团和酒店集团的代表等众多专业观众,跨界交流不仅激发观点上的共鸣,同时也带来思想上的碰撞。
大师智慧,余音绕梁,在此我们撷取了每一位演讲嘉宾的精彩观点,与大家一同回顾这场亮点纷呈的“悟与行的设计之旅”。
(以下按嘉宾演讲先后顺序排序)
作为一家涵盖建筑与室内设计的事务所,Kokaistudios专注于发展文化、商业、酒店及零售等方面的项目,更广泛涉及城市更新与文化遗产再造的项目。一直以来,他们把“模糊边界,不破不立”作为设计原则,在“破坏再重组”中获得创新想法。
从大尺度的上海K11和世茂广场改造项目,到中型的宁波三联书店设计,余书凡先生分享了他们是如何设计建筑动线,将顾客向更上层或下层引流,以此激活整个商场和零售空间;以上海新天地广场和芮欧百货的室内设计项目为例,他认为统装是当下商业空间的趋势,通过模糊租户与商场的边界,让整个空间的设计语言是连续贯通的;而在AssemblebyRéel概念店的全新设计中,他们则通过模糊不同产品区域的边界,让整个店铺的体验更加流畅。
李昊先生以大阪难波公园、东京六本木山、中国香港朗豪坊为例,分享他们在体验式商业空间的设计上,提出了五点着力于基本生活之外新一个层级的需求:社区空间,商业综合体不单纯是购物目的地,而是能够集聚人气的活动空间;创意餐饮,消费需求的变化催生出新兴的餐饮品牌;健康生活,未来健康需求更多样化;文化互动,具有线上活动难以替代的价值;休闲娱乐,商业娱乐化能够制造更多沉浸式的体验。在演讲后半段,他逐一分析了未来商业还取决于购物端口、顾客人群、社交场所、出行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变化。
历经十余年的发展,LUKSTUDIO芝作室已积累了一批让人过目不忘的作品,项目类型包括餐饮、零售、住宅、文化空间、建筑与景观改造,而“万物皆可变”与“以最小的干预实现最好的效果”已成为这一20人设计团队的座右铭。
对于每一个项目,陆颖芝女士分享了他们在解决问题时都会用到的四种思考模式:第一点是如何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融入一些熟悉的元素,因为所有的设计都是和人、和生活有关系的;第二点是要挖掘场地的潜力,每个地方都有一些美是有待设计师去挖掘和呈现给他人的,设计能够赋予它故事和条理;第三点是以人为本,因为摸得到的东西都是很直观的,所以从人的角度出发非常重要;最后就是材料,除了实用之外,也能够增强空间的叙事性。
自1965年在美国旧金山成立以来,Gensler在中国已根植15年,并成长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建筑、室内设计、规划及战略咨询公司,而零售设计是他们专注的29个领域之一,在奢侈品、体育用品、电动车这三个业态中,Gensler与安踏、adidas、PhillipLim、Burberry、NIKE、凯迪拉克、FARFETCH等本土和国际性品牌都建立了合作关系。
面对零售业正在经历的变革,Philip以这些代表作品为例,分享了他们在设计新零售空间体验时的一些思考:首先是如何把物理空间和数字手段融合起来,共同呈现在门店里,讲述一个品牌的故事;其次是要识别消费者,他们正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是在寻求娱乐、社交、在探索还是单纯地购物。
HBA已连续多年蝉联全球奢华酒店设计公司榜首,作为其分支机构,HBAarchitecture的核心专长不仅仅是酒店,还包括以酒店为主导的多功能开发和专业建筑,如都市酒店、度假村、服务型公寓、别墅开发、综合体及商业零售、会所及餐厅等。
Joe探讨了疫情后酒店设计的机遇及重心转变,他认为跨国旅行受阻也暗藏着国内本土市场的机遇:客人们将远离大规模群聚,转而追求小而精、私人化、有记忆点的独特体验,因而他提出了Re-DiscoveringtheCharmofOurOwnBackyard的论点,即“重新探索我们自家后花园的魅力”。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五感的综合设计,酒店可以营造气氛,塑造令人难忘的旅行体验。对此Joe以浙江新昌安岚酒店与“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主题酒店为例,分别从以自然为导向和以本土文化为导向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蒙泰设计专注于为每个项目订制创新型室内空间设计解决方案,包括室内设计、软装设计和艺术咨询等从创意到执行的全套国际水准的设计咨询服务。项目类型涵盖国际连锁酒店、精品酒店、商业地产项目以及特别创意艺术项目。他们尤其在酒店设计方面擅长运用国际化的视野,将本地文化根植于项目本身。
面对目标客户群体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Cathy认为,无论是打造差异化酒店品牌还是细分垂直化市场,都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紧接着,她带来了西安雁塔区丽芮酒店和南京江宁Moxy酒店案例的精彩分享,体现出蒙泰设计在酒店设计中如何注重酒店文化、品牌的建设与叠加,打破传统思想,通过跨界思维的融合,协助品牌转型升级。在兼顾原有品牌文化的同时,将更多个性化和艺术感、科技感的设计引入空间,凸显酒店个性特点。
作为全球十大建筑设计事务所之一——Aedas的全球设计董事,韦业启先生醉心建筑,尤其擅长大型综合体开发、重要基础设施、高端办公楼、奢华酒店以及私人寓所等。
韦业启先生眼中的建筑设计,是在理性和感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理性方面是要在功能选择上做出正确的判断,感性方面是要有品味、具备审美的能力。在他的案例分享中,上海虹桥的Novotel商务酒店用环形走廊连接多层地块,以此设计的悬浮内庭带来功能和环境上的惊喜;苏州科技城源宿酒店则以双环概念设计庭院,在空间流通性上带来可持续发展的体验;中国香港精品酒店Beacon把建筑语言融入城市肌理,在高密度裙楼的限制下,实现了对空间的极致运用;作为一个历史交通枢纽上盖的改造项目,伦敦万丽酒店与车站建在一起,完美融合了历史传承与现代需求;以及南京文华东方酒店在文化传承的同时进行风貌修补,并将城市语言融入设计之中。
自2008年在中国香港创立以来,ADD加设计在专注酒店设计领域的前提下,更加关注细分化市场,深耕中高端商务酒店、生活方式及度假村酒店,致力于为国际品牌酒店提供高品质的室内设计服务,是一家具有前瞻性和国际视野的多元化设计及研究机构。
创始人李想先生围绕“情绪建筑”、“气氛美学”和“场所精神”三个方面,分别以四川泸州澳新假日酒店、海口美安落日酒店和成都青堂酒店为例,探讨酒店空间设计中的高情感表达。在体验经济的背景下,探讨如何通过建筑环境营造场所氛围、影响观者情绪,以及如何通过设计形成让使用者有归属感的场所精神。
德国莱茵之华是一家具有40年历史的从事规划和建筑设计、工程管理的综合性、多学科的设计集团公司,自2004年开始聚焦中国市场,莱茵之华中国分部主要从事大体量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项目及生态建筑工程科技的研究运用。
在Wolf看来,跨文化是要让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能够使用同一种方法诠释他们之间的差异,因此酒店设计需要深度挖掘当地的体验和文化;而除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别,跨文化还体现在不同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包括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需求。结合广西南宁的万达嘉华度假酒店、浙江平湖的玛丽蒂姆酒店、湖南常德的汉诺威街与爱情岛等项目案例,Wolf分享了酒店在跨文化设计中需要考虑的诸多因素: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新与旧、休闲与正式等。
MQStudio成立于2006年,是一个由国际团队组成并在不断发展中的建筑与室内设计事务所,专注于中国及亚太地区的奢华酒店、商业零售和住宅项目。MQStudio追求独特而新颖的设计,不受限于特定和固化的风格,通过对项目细节处的细致研究,以故事叙述的方式,在项目所在地与空间功能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
演讲开场,Andy分享了MQStudio的工作方式在于大量的调研,通过调研他们发现,如今的旅行者选择酒店不只是因为酒店的质量,更多的是以生活经验来选择酒店,因此设计本身的文化和故事要比形式更重要。而在案例分享中,他带来了更多在调研中获得的设计灵感,包括昆明君悦酒店-以石林景观打造泳池的天花设计、上海孔雀厅-灵感来自孔雀开屏的装饰和布置、吉隆坡如玛酒店及服务式公寓-马来西亚殖民文化与室内设计的融合。
梅萍博士主要负责嘉佩乐酒店集团在亚洲地区的新业务拓展及项目前期开发。同时,她另一项重要的职责则是负责制定嘉佩乐酒店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品牌策略,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演讲开场,梅萍博士带来了新酒店品牌开业的好消息:嘉佩乐酒店集团在今年将推出一个全新的Lifestye品牌——柏典酒店及度假村(PatinaHotels&Resorts),而即将在5月18日开业的马尔代夫柏典酒店(PatinaMaldives)将是这一品牌的首秀。她介绍道,与嘉佩乐注重客人的私密性不同,柏典酒店定位在喜欢社交的人群;此外,不论是在市中心还是在度假区目的地的柏典,都会与环境有更融洽的对话,这与嘉佩乐用文化性、文旅观、定制服务的手法也大不相同。顺应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梅萍博士表示,他们也特别希望与中国的新锐设计师合作,或者引进一些第三方的合作伙伴。
在加入洲际的13年里,胡彬先生的主要职责包括管理新酒店项目的设计,协助酒店业主建造符合相应品牌标准的酒店和开发新产品设计概念以改善经营绩效。目前他带领洲际酒店集团主流品牌的设计和工程团队,不断寻求新途径,创建客人挚爱的杰出酒店。
站在酒店管理者的角度,胡彬先生逐一分析了酒店设计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包括酒店品牌的同质化竞争、提高酒店投资回报率、制定弹性的酒店品牌标准、酒店功能和空间设施的单一性。“跳出”酒店圈,他看到了全球范围内跨行业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如健身方式、Bleisure(商务旅行与休闲旅游的结合)、送餐方式和流行色彩等。而后他以洲际旗下的华邑酒店、皇冠假日酒店、逸衡酒店、金普顿酒店等品牌为例,结合市场变化,分享了他们在应对这些挑战时所采取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