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唐!科技与艺术的邂逅 打造沉浸式用餐氛围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这是唐人张璪所论示的关于“意境”的艺术审美,也是良设夜宴致力于创现的非凡中国美学体验。中国艺术重视生命情调与自然景象的交融映射,在似象非象、亦虚亦实之中,借景生情,形上超越。
良设夜宴位于上海市静安区,由著名跨界设计师王杨与周平历时两年打造,餐厅面积达1000平米,总投资2千多万元人民币。
同时,良设夜宴还获得了Hotel&Shop Plus和TK联合举办的2021CRIDA暨中国餐饮空间设计优秀餐饮空间设计入围奖。
听说一晚只招待一桌客人,人均消费4800+元。那这家餐厅有什么独到之处,今天就赶紧和小H一探究竟吧!
穿唐而遇 创新文化体验空间
良设夜宴是一个跨界创新的文化体验空间,集合了感官餐厅、艺术活动与人文空间。
夜宴灵感来自于中国十大名画之一《韩熙载夜宴图》。从2016年最初的概念发想,到随后周平、王杨带领着整个松果设计团队投入到唐史研究、方案设计、剧本规划以及唐朝的饮食文化探索,整个过程历时两年之久。
作为一个上世纪70年代的旧厂房改造项目,设计师拆除了部分楼板,以一个10米挑高的前厅空间为每位客人首先带来一种尺度上的视觉震撼。
同时有意保留下来的裸露梁柱,与玻璃幕墙面的全铜孔板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新与旧、质朴与奢华的反差。
覆盖整个空间的立面装置以大明宫的蓬莱阁为灵感,大唐风格的红色亭台楼阁外挑空中,顾客可走上去开窗凭栏。墙上的宫殿建筑则采用了3D打印,构架规整、细节精致。
这些宏伟的建筑浮雕掩映在以金属网构成的山峦祥云之间,一缕流水从山间顺势而下,伴着空中的鹤鸣声,墙上的山水之间不时飞过以多媒体形式呈现的白鹤。
设计师同时还在餐厅内部创造了一个室内庭院,整个庭院的概念来自于大明宫的沉香亭。
亭中水池在灯光的照射下犹如一块巨大的美玉,水面中间漂着一方舞台,在这个水中的舞台上可抚琴,可起舞,一如当年醉酒的那位贵妃,令人无限遐想。
水池顶上悬挂着一个通透的红色装置,是以近百片透明红色亚克力组成的亭子,通过灯光的照射这个红亭在墙上折射出了层层叠叠的投影,还有那不断变换的水影波光。
二楼的大厅则呈现出一种别样的强大气场,很中国,也很现代。红色的人字形木屋顶是整个空间的视觉中心,暗藏的灯光衬托出顶面丰富的空间感与层次感。
墙面简洁现代,统一的穿孔钢板以数码形式特别设计,通过各种大小不一、疏密有致的小孔,呈现了一幅极具当代性的中国长卷“千里江山图”。
设计师大胆地将空间内的立柱采用素混凝土来浇筑,灰色的混凝土圆柱和红色的斗拱廊架来产生碰撞,从而赋予了整个中式空间一种鲜明的现代感和当代艺术性。
沉浸夜宴 科技与艺术邂逅
餐前,每人会收到一张卡片,只有找对对应的诗句,才能在对应位置就坐。
夜宴为固定菜单,一共18道菜,每道菜搭配厨师精心挑选的各款高等级配酒。 每晚仅设一席,服务十二位客人。
进餐的同时,便进入一种极致的感官体验和深妙的精神享受之中。声色光影从四面八方压过来,打造了沉浸式的用餐氛围。
王杨和周平是这一场大剧的总导演,他们翻阅了近百本跟唐朝有关书籍,寻找当时的菜谱和生活趣味,在法国找音乐家为之谱曲,找来德国设计师设计相配的餐具。
造境之美 文化与美食相遇
菜单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颜色,5个篇章分别表达了不同的颜色和美学意境。
整个晚宴菜单的颜色变化是从浅色到深色,从冷色过渡到暖色,从第一部纯洁的白(玉白、月白、荼白),转换到说不清、道不明的青色,再到虚无的丹墨之色,以及爱恨交织的中国红,最后以一抹金色收尾。
相同的,菜品创意也是以对应的节奏由轻到重,从起始的清澈发展到后面的浓郁,口感与变化层次递进,无论风轻云淡还是浓墨重彩,食物带给我们的探寻与发现总是在一个相对应的颜色中慢慢开启。
有唐以来,万象更新,良设夜宴以一代盛世唐朝为源,融汇中国传统文化、美食、音乐、舞蹈、戏剧以及现代多媒体形式,在艺术与科技的交叉点,籍“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感再造,幻化了一个渊然而深妙的感官“意境”体验,重新解构中国传统文化。
这样的良设夜宴,你想去尝试一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