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环卫市场化后 中小环卫车企业如何破局发展?
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环保产业更多需求快速释放。近年来,固废细分领域的市场空间释放尤为突出。据公开资料显示,2013-2019年我国环卫车辆产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一、环卫市场快速发展的原因
现在环卫市场一片大好的原因是在于2015年,国家推行的PPP模式等一系列国家政策,为公共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政府采用PPP模式与企业合作,不仅解决了政府的资金压力,也将管理与作业分离,提高服务质量,改善不规范、机械化程度低等情况,对行业的发展则起到了质的催化作用,到了2020年市场规模就超2200亿,且伴随城镇化率上升、人口增及交通基础设施扩建等因素,环卫行业的覆盖面积扩张,价格上涨等,到2025年,环卫市场化空间更是可以实现3500亿元的飞跃。
何为PPP模式?
PPP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总的来说,PPP强调的是建立一种长期合作关系,政府需与社会资本利益共享、风险分担。
二、中小环卫车企业面临的困局
尽管目前环卫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对环卫车辆的需求也是有增无减,但PPP模式环卫市场化,对于中小型环卫车企业的发展来说却是“困局”。
首先,大型环卫车企业在PPP模式环卫市场化的政策刺激下,纷纷成立自己的保洁公司,在通过自己的保洁公司拿下保洁项目后,所有自己能生产的环卫专用车都采用自家生产的产品,而对于绝大部分的中小车企来说,虽然同属一个行业,但是从专注制造业到开拓新的环卫服务行业来说,企业的精力和资金有限,多数企业无法顺应趋势完成这一步的跨越。
其次,在进行PPP模式环卫市场化之前,一些中小环卫服务公司在市场占很大比例,但随着近几年PPP模式的推广及一些大型环卫服务公司的挤压下,中小环卫服务公司正逐步的退出市场,而中小专用车企的大部分的企业客户正是这些中小环卫服务公司,随着他们的萎缩,中小专用车企的销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最后从全国各地的环卫服务项目中标情况看,当前地方政府更倾向和大的环卫服务公司合作,项目的合同金额也越做越大,这也直接导致一些中小环卫服务公司连投标门槛都进不去。
这些大型环卫服务公司手握大项目,采购设备的量自然不少,没有设备制造能力的环卫服务公司,通常会通过和某些大型环卫车企进行战略合作,但其中最本质的因素,还是想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来进行设备的购买。这对于大部分中小专用车企是无法承受的,因为本身中小车企的价格和利润就已经很低,根本无法承担分期付款所产生的金融成本和应收账款风险。
面对当前的这种局面,大部分中小环卫车企业已明显的感觉到寒意,在量价齐跌的趋势下,大家都在思考着如何从这样的困境中突围出去。
三、中小环卫车企业破局发展的路径
1、 注重产品的运行成本。
随着终端客户性质的转变,保洁服务公司的客户更注重价格、运行和维护成本,因此,企业应该在不断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上,更要充分考虑车辆的实际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
2、 拓展产品的再制造业务。
由于环卫车辆用途的特殊性,使得车辆的上装部分受垃圾渗滤液的长期腐蚀,损耗程度相对底盘来说明显高出不少,企业可以有针对性的对自己一些已购买的用户进行回访和跟踪,承接对相关产品的再制造业务。
3、 重新审视企业自身的市场定位,细分目标客户。
环卫车辆的市场与时俱进,已由过去单一的政府采购逐渐演变成:政府采购、大型环卫保洁公司采购、中小型环卫保洁公司采购等多重形式。中小型环卫保洁公司会是中小环卫专用车企业主要的市场目标客户,这类的客户,对价格的敏感度高,这个主要是基于他们的保洁服务市场特征,因此企业应针对此类客户开发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更符合当下中小环卫车企业的自身特点。
4、 开拓海外市场。
世界各国发展差距巨大,从公开的信息和我国出口环卫产品的相关海关数据看,南美洲、非洲、西欧及东南亚是目前国内环卫车主要的出口地。东南亚国家,目前采用的设备多数是日本的二手环卫车,虽是二手,但价格还是比较高。这些国家本身制造业就落后,对相关环卫车辆的要求还是会比我们落后十年之久的,相比欧美日的环卫车而言,国内新型环卫产品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5、注重产品技术的提升和积累。
中小企业虽然没有雄厚的资金进行技术方面的深入,但是如果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投入一些技术方面的事,相信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