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疫”线丨上海万杰与国展方舱的日夜守护
当前,上海疫情正处于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的关键时期。4月9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迎来首批患者,这标志着目前上海规模最大的方舱医院正式启用。上海万杰环境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应邀参与方舱基地近22000张床位的环境保洁保障任务。
一声召唤尽锐出战 急难险重方显担当
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上海万杰环境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党支部的牵头下,通过三天的火速集结,公司迅速选拔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过硬、身体素质过硬的“三过硬”管理人员,组建了一支近千人的运营保障团队,由党支部书记、总经理翟杰带头坚守一线担任现场总指挥长,并第一时间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工人先锋号和舱内保障先锋队。
通过设立秩序维护组、保洁组、行政组、保障组、机动组等,共成立24个舱内小组,每组1位组长,由具备带队能力强、责任心强、专业能力强的“三强”骨干担任,并在同一舱内的小组长中指定1名舱长,全面负责舱内保安和保洁人员的管理工作及与各医疗队的对接工作,为地方部队迅速接管负责救治准备工作和基地争分夺秒接收新冠肺炎患者赢得了宝贵时间,并得到了各方领导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树典型学榜样 迎难而上争先锋
因国展方舱基地接收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使用场馆面积的不断扩大,对现场环境保洁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上海万杰通过持续加强人员培训,衔接医疗团队工作要求,强化工作规范和规定,人岗适配、职责清晰,人员考核2次不通过、不达标,立即予以调整,按照1:3做好人员储备,确保留足余量、人员质量、随时响应,围绕防疫、安全、保障等方面做好紧急突发事件应对。
即使在国展方舱基地辛苦的工作中,上海万杰环境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党支部坚持在现场树立优秀典型,分阶评选“优秀班长”、“优秀组长”、“优秀服务标兵”等荣誉,给予他们奖励的同时,切实发挥先进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号召优秀的志愿者们火线递交入党申请书,进一步凝聚抗疫一线“红色力量”。
公司党支部书记翟杰带头坚守在一线,要求公司行政后勤要充分做好一线员工的生活保障,现场员工的工作服、防护用品、应急药品、洗护用品等充足配备。
在最不起眼的角落 承担最脏最累的活
41岁的王艳艳本是一名家庭主妇。4月初看到上海方舱医院在招募志愿者的时候,她自发报名,并通过朋友圈,发动了身边5名好友一同坐上了前往上海的高铁。
到达“四叶草”方舱驻地后,她和500多名志愿者一起草草吃了个盒饭,就开始进场干活了。“明天上午会有一批新患者要收治,我们马上要启用新的病区。”王艳艳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进舱打扫卫生。为不间断服务保障国展方舱基地的环境卫生,现场工作岗位实行24小时四班负责制,不论是通宵打扫即将启用的新病区,还是身穿防护服进入污染区收集搬运生活垃圾,大家都毫无怨言。看到厕所区保洁人手不足,王艳艳和她的朋友主动提出,由他们6人组成“厕所清洁专班”,挑起了方舱里最重最脏的活。王艳艳被大家举荐为组长。
刚踏进洗漱区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厕纸像小山一样堆在角落,很多厕所都被堵塞了……王艳艳说:“这些患者本来就感染了病毒,更需要好的环境。”说干就干,王艳艳忍着恶臭,把使用过的厕纸徒手一把一把抓进了垃圾袋中。
第一天上班,污染区内的清洁工具十分紧缺。没有工具,他们就只能用手捡,堵塞的马桶也只能用手一点点疏通。“部分患者把烟头和牙刷随手丢在角落里,扫把很难扫干净,我们就蹲着身子一点点捡起来。卫生间的台盆水槽被堵住了,也要一点点清理疏通,及时把表面擦拭干净!”
60个厕所间打扫下来,闷热的防护服中,让王艳艳和她的伙伴们都能听到自己沉重的呼吸和心跳声,全身都已湿透,20多大袋的垃圾还要赶紧运往指定的垃圾堆放点,但是看到整洁起来的洗漱区、卫生间,王艳艳和她的“厕所清洁专班”也有了小小的成就感。
在他们埋头工作的时候,一位60多岁的阿姨看到他们弯腰捡垃圾,朝他们竖起大拇指:“你们都是孩子,能来这里帮助我们,我真的太感动了!”说着说着,阿姨就流下了眼泪。王艳艳却一心想着:“在好的环境下养病,病人也会好得快一点!我就想为上海出一份力,希望这座城市里的人能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