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物管巨头杀进团餐赛道;破解城市一体化管理“密码”——多地探索“物业城市”模式
物业行业近期大事记
行业资讯
1、2023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现状,头部的住宅物业管理参与者大都隶属于房地产开发商
2、破解城市一体化管理“密码”——多地探索“物业城市”模式
地方政策
3、河南出台物业管理委员会新规
物企资讯
4、又一物管巨头杀进团餐赛道
5、亚洲联网科技(00679.HK)拟收购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两处物业
2023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现状,头部的住宅物业管理参与者大都隶属于房地产开发商▼
物业管理行业概述
物业管理是指物业管理经营人受物业所有人或使用人的委托,运用现代管理与服务技术,按照委托管理合同,对已投入使用的各类物业实施企业化、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为物业的产权人和使用人提供高效、周到的服务,创造安全方便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提高物业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实现物业的保值增值。根据物业管理的不同使用特征,可分为住宅物业管理(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公寓物业管理、别墅物业管理等)和非住宅物业管理(商业物业管理、工业物业管理等)。
HUAON
PART TWO
物业管理行业政策环境
政府层面,主要围绕现有物业管理行业各方面痛点进行制度补足与优化,鼓励搭建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扩大行业版图,落地规范细则,促进物业管理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培育出物业管理行业的优质服务品牌。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2023-2028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HUAON
PART THREE
物业管理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
产业链而言,上游主要包括房地产开发商、建筑材料供应商等材料供应商;中游的物业管理服务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可分为住宅物业管理和非住宅物业管理;下游的服务对象则是业主、住户。
HUAON
PART FOUR
物业管理行业现状
1、市场规模
智能化城市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务丰富了物业管理服务行业的服务类型,而头部公司在品牌与资金、人力的加持下,提升了整体市场扩张速度,让物业管理服务行业对于存量住宅的渗透得到进一步提升;2022年的中国物业管理服务行业市场规模涨至4840亿元。
2、住宅物业
从住宅物业管理情况来看,整体市场较为分散,大多数领先的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市场参与者都隶属于房地产开发商。2022年,中国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市场的在管总建筑面积为327亿平方米;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市场的总收入则是3015亿元。
破解城市一体化管理“密码”——多地探索“物业城市”模式▼
近年来,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通过“物业城市”模式的落地实践,将多部门管理需求“整合归一”,由委托试点合作企业统筹管理,构建“多对一、一管多”的管理模式,对“三无小区”“三不管道路”等城市管理治理盲点和痛点进行物业管理全覆盖,实现城市管理全域治理。
同样,四川、江苏等地也探索“物业城市”模式,创新性引入市场化和社会化机制,将城市整体作为一个“大物业”,把物业服务小区的管理模式延伸到城市层面,通过“专业服务+智慧平台+行政力量”,对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资源、公共项目进行全流程“管理+服务+运营”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河南出台物业管理委员会新规▼
河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近日制定印发《河南省物业管理委员会工作办法(试行)》。
《办法》共二十四条,重点规范和明确了部门职责、组建条件、人员资格、成立运行流程、运行职责、终止情形等内容。明确了省、市、县物业管理部门及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居(村)民委员会等具体职责,注重发挥街道、社区对物业管理委员会组建、运行等活动的主导和领导地位;明确了物业管理委员会组建条件和时限,明确了物业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是推动成立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在业主委员会未成立或不能正常履行职责时,履行业主委员会在物业管理不同阶段应履行的主要职责;明确了要注重提高物业管理委员会委员的中共党员比例,一般不低于百分之五十。推动在物业管理委员会中建立党组织,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共同维护小区和谐稳定;明确了物业管理区域内发生重大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等紧急情况或突发事件,物业管理委员会不能发挥作用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立即指定居(村)民委员会代行物业管理委员会职责;明确了物业管理委员会在推动成立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之后,经业主大会同意可转化为物业管理监督委员会,对业主委员会形成外部监督,促进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更好发挥作用,维护全体业主共同权益。
《办法》的出台,将对业主委员会形成有效补位,进一步增强物业管理各方依法依规服务的意识,推动物业行业健康发展及和谐文明小区建设。(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又一物管巨头杀进团餐赛道▼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物管企业凭借机会和能力,进入到更大市场空间的团餐赛道。
01 龙湖智创生活携手美餐
物股通注意到,近期物管巨头龙湖智创生活与全国领先的数字团餐平台美餐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宣布成立合资公司「龙湖美餐」,针对物业垂直领域,打造「物业+团餐」新型融合服务,共同开拓全新的物业服务市场。这也是继雅生活服务后,美餐再次与国内头部物业公司展开战略合作。
随着社会发展与需求变化,物业行业的升级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物业服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基础管理,而是在更多场景下为客户提供多维度的增值服务。
团餐作为物业全生态服务的重要部分,在提升客户生活品质、增加客户粘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面对全新的发展机遇,美餐与龙湖智创生活将在合作中发挥各自优势和专业能力,围绕「物业+团餐」打造新型融合服务。
通过资源整合,为龙湖智创生活所服务的企业和个人消费者提供多场景、多商户、数字化、场内外结合的综合餐饮服务,以更高的服务标准,为企业员工和消费者带来更深切的人文关怀和更愉悦的餐饮体验,全方位构建美好的生活和工作服务场景。
02 团餐市场空间广阔
团餐是为群体消费者提供就餐服务的餐饮形态,按照服务对象不同,我国团餐市场大致可分为政策化、市场化、福利化团餐,主要服务对象为学校、机关单位、医院、大型企业等团体,机关单位和学校是最大的市场需求来源。
团餐的运营包括自营和外包,外包多以团餐企业进驻的形式为主。当前团餐运营端主要有食堂团餐企业如千喜鹤、中膳;以及外卖式团餐企业如美团,我国团餐正朝着规范化、市场化的方向推进。
据专业机构统计,2015-2022年我国团餐市场规模持续提升,由0.76万亿元增长至2.05万亿元,且占餐饮市场的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2022年已达到46.6%。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团餐定位大众化,消费场景相较于社会餐饮更稳定,因此在餐饮业受疫情冲击时团餐仍呈正向增长。
未来随着外部环境改善,以及团餐行业的规范化市场化发展,行业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据团餐行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团餐市场规模长期持续稳步增长,预计2026年将达到3.6万亿元。
03 物管企业纷纷入局
据辰智大数据的调查显示,高校、企事业单位及中学三类场景占比及餐标均值得重点关注。
巧合的是,上述主要场景均有物管公司服务的身影。随着客户需求的自然延伸,物管公司有了进入赛道的契机。
从目前上市物管公司的公开信息中可知,已布局团餐业务的有7家,分别是保利物业、碧桂园服务、金科服务、新城悦服务、绿城服务、新希望服务及雅生活服务。
2018年11月15日,保利物业和团餐公司广州中味合资成立了一家团餐品牌——广州和创中味餐饮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00万元,该公司主要面向高校、写字楼、社区市场提供餐饮服务。于2020年11月,保利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收购该公司51%的股权,再度锁定团餐业务。
2021年4月,碧桂园服务也踏进了团餐业务圈内,全资成立了广西自贸区碧鲜惠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自此之后,碧桂园服务又在百色、桂林、北海等地开设了超过20家分公司。这是碧桂园服务进驻社区团餐板块业务的第一步。
2023年2月至4月,碧桂园服务又前后成立了河南碧香情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碧鲜惠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及肇庆市碧鲜惠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金科服务于2020年8月与九龙高新集团达成团餐服务相关合作;2021年5月与凯撒旅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团餐等业务展开合作。金科服务对于团餐业务的重视延续至2023年,其于该期间又收购了重庆金科金辰酒店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上海荷特宝66.85%股权,耗资5.45亿。今年上半年团餐业务实现收入1.59亿,较2022年同期的4110万元大幅增长287.8%。
新城悦服务从21年至今先后与诚悦时代、上海学府餐饮、苏州海奥斯餐饮、天津金玉和上海翔禧物业进行合作,完成了在医院、高校、办公、工厂、园区业态等全业态领域的后勤餐饮服务布局。今年上半年团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5.3%至2.2亿元。
绿城服务于2021年10月宣布进军团餐领域,与团餐头部企业合作发布了“融合物业服务”新品牌雅昉美,提供以白领创新餐厅和创新企业外卖为特色的团餐服务,以团餐业务打开市场。
新希望服务背靠新希望集团民生产业链,打通从“基地到餐桌”的供应链,已先后在医院机构、政企机关、产业合作等多领域团餐服务布局。
雅生活服务年初与美餐携手打造的团餐业务新品牌——乐美膳,短短半年内已在全国各地快速落子。上半年雅生活服务业主增值同比增长7.7%,主要就是由于深耕家庭生活服务,全面布局团餐业务。(来源:物股通)
亚洲联网科技(00679.HK)拟收购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两处物业▼
亚洲联网科技(00679.HK)发布公告,2023年11月1日,买方I(信腾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泛华建设及瑞天订立股份转让协议I,据此,买方I有条件同意收购销售股份I及接受转让股东贷款I,而泛华建设及瑞天有条件同意出售销售股份I及转让股东贷款I,代价为8240.5万港元,将由买方I发行的免息无抵押承兑票据支付。股份转让协议I完成后,目标公司I将成为公司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同日,公司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买方II(即展邦有限公司)及深圳华盛订立股份转让协议II,据此,买方II有条件同意收购销售股份II及接受转让股东贷款II,而深圳华盛有条件同意出售销售股份II及转让股东贷款II,代价为5928.4万港元,将由买方II发行的免息无抵押承兑票据支付。股份转让协议II完成后,目标公司II将成为公司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来源:格隆汇)
本文资讯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作者或来源机构不同意转载采用,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推荐产品/RECOMMENDED PRODUC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