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店装休
探索多品种、小批量家具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 点击:303 | 回复:0
发表于2013-10-24 07:15:53

楼主

文/伊 腾

    在我国的家具市场中,大量存在的中小企业凭借自身特有的市场敏感性以及灵活的转产机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牢牢地占据了一席之地。与之相应,伴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个性服务的增加,“多品种,小批量”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众多中小家具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

列举来说,X公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型企业。具体地说,是一个接受多品种、小批量定货的加工型企业。其总部在日本,现在在中国建厂,成为了该公司在家具方面的中国生产基地。由于展示道具类家具行业的特性,该公司所能接到的定单往往是一种家具几台。就是这样的小批量定单,经常会碰到需要加急处理的情形,该公司往往没有能力做到按时交货。另外,为了保证现有客户订单的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对于不少其它客户所要求的订单,通常由于生产调度无法安排而造成放弃订单。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该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目的有两个:在现有的工作条件和生产组织管理中,有哪些制约因素;要更好的完成这些定单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经过了从接到订单到完成产品发给客户一整套流程下来,我们发现该公司的产品及特点适应市场需求从而订单需求较大,能够迅速响应市场多样化和不确定的需求。“短、平、快”成为这一类家具生产公司的重要特征,准时、保质、保量和以最小化的成本制造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成为生产管理的目标,但在技能人员有限、设备紧张等资源瓶颈制约下,进度推进似乎愈来愈艰难。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该公司这种“多品种、小批量”家具企业处于单件工艺生产阶段,单件生产的基本特点包括:熟练劳动力或工匠;生产设备是通用性的;零部件的非标准化;分散的生产组织结构;缺乏系统的研发;产量低而成本高,不存在规模和范围经济。缺点是不仅单件生产的成本高,而且总产量的平均生产成本也不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这种单件生产方式的产生是与这里面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市场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1. 生产系统不完善,工艺微调很随机

有些目前生产加工的家具虽然在单个产品技术材料上与以往的产品相比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但新类型的家具往往对整个生产系统的适应性是考核技术状态的重要指标。一些产品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形成了新的产品,然后继续不断地进行改善更新。此种类型的家具企业为保证生产周期,往往是边研制、边定型、再生产的生产管理模式,但是工艺随机微调而不进行系统分析和记录带来的过程反复,带来的质量问题归零,占用了部分资源,造成了生产安排的混乱。

由于新样式的家具的工艺适应性与常规类型产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现有的生产线短期内无法增加,在工艺安排上只能利用现有资源进行调剂,在设备能力临近瓶颈时,也只能通过操作者个人的能力来保证,导致产品加工的质量稳定性难以保证。产品的返修、返工及报废后重新加工内容的增多,生产计划频繁调整,使控制难度进一步加大。

2. 需要外协制造的物件类型大量存在

从产品设计开始,形成技术文件后委托外协厂加工制造,部件由外协厂进行加工、装配,构成部件总成,经过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验收合格后送到工厂进行产品再加工和总装。

有特殊构造和材料构成的家具具有系统集成的特点。在一定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生产制造能力,但是仍有大量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不在企业内部,外购、外协产品大量存在,产品状态、进度及质量控制需要企业在外部复制出一套控制系统,耗用了一定的资源,也加大了生产管理控制的难度。

3. 部门间缺乏协调、均衡生产难度大

部门间的信息即时共享可以使得订单生产安排有据可依,更合理的进行物料使用和加工,保障生产系统的协调性。零库存是基于JIT(Just In Time)模式建立的企业物料管理模式,它是在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供应链模式后采用的低成本物资管理模式,其基础是批量订货、低成本、及时供应。在研制产品的生产管理过程中,小批量甚至单一产品的重复订货及较短的供货周期,极大地影响了供应商的及时性和整个供应链系统的稳定性,不愿意接受订单、无法满足周期以及产品质量不稳定导致重复订货等一系列问题,加大了系统配套难度,影响了生产的顺利推进。在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多个项目并行,而项目的相似性决定了其在一定时段内对设备、人力等资源的需求较强且存在冲突,而在另一时段,随着产品生产过程的逐步推进,紧张的资源又都闲置下来,资源的利用呈现波浪式的跳跃,影响了均衡生产。

4. 加工路线冲突

目前的生产管理过程主要采用的是关键路线控制法,通过建立产品的生产计划,拟出关键、重要的技术,得出影响某批次产品的关键路线,在资源利用上给与积极的支持,保证关键路线产品的顺利产出以保证批次产品的整体进度。但是随着多批次产品的同时投入,各批次产品的关键路线存在着冲突的现象,如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某木工加工设备“排队”现象,甚至出现需要领导“拍板”决定先上哪个产品的现象。

优势多个批次的生产路线都集中在某几台设备上,这样就会出现争夺或者排队等候的现象,任何一种情况都会延误家具生产的周期影响订单的完成时间甚至导致不能按时交货。

我们分析受多批次小批量生产环境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造成了上述的约束,在生产过程中要克服约束条件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  采用并不断改进横向化管理

同一种家具加工方法的多样化是解决很多企业中存在的纵向一条线,这样的生产系统繁冗、响应速度慢、局部环节出现问题容易造成整体运转的瘫痪,这种管理方式往往是项目从上至下,单一产品、单一设计、单一生产,而实际上目前很多家具产品尤其是板式家具或多或少存在相似或相通的地方,无论结构设计、内部细节和精加工部分要求都有相似的地方,变相似为相通就能极大地降低生产管理的难度,这就需要建立横向设计管理系统,进行“基本模块”设计。例如在门框的设计制造过程中,甲企业通常是以某一尺寸的设计为主线分别加工,而实际上各种尺寸的门框在大体功能一致的情况下存在着一些结构相似的零部件,如门框之间只是长度尺寸上的差异,到了设计加工生产阶段,如果只考虑纵向设计,则每个零件都要进行一次独立加工,而如果进行横向设计,那么只需要生产一种规格的产品,通过加工消除多余尺寸即可。

要对加工方法进行多样化研究,保证一种产品在生产现场有多种可选择实现路径,如在一类形状的物件生产加工中,参照以往的生产加工经验和既定的流程,是采用固定的地点、人员和设备,但实际上如果还有其他设备的精度和效果可以保证,那么当出现资源冲突时,通过调剂一部分产品实现分流是最稳妥的办法。

当然,不能等到产品到达某工序时才考虑其工艺方法的可替代性,而是在投产前就提出可替代的方法,这样能较大地化解资源冲突的矛盾,促进生产有序推进。另外,要加强成组技术研究,使不同型号相似模块成批、成组加丁来保证加工效率和质量。

(2)  对于外协产品的质量控制应该抓住关键核心

外协制造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质量、进度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在过程中往往只提设计技术要求,产品设计制造出来后由于没有掌握核心,验收难度较大,有时候即使验收合格又存在不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因此,要保证外协制造满足需求必须进一步吃透技术,设计人员提出设计要求后,相关检验人员要对产品、实物进行详细分析,掌握关键数据和验收标准,如果短期内无法掌握,则要对虚拟制造产品进行跟产,摸清其关键数据保证产品满足需求,提高虚拟制造的符合性。

(3)  加强物料的流通管理

提前介入是保证物料及时供应的最好办法。在目前的情况下,项目管理人员如果能提前了解产品的构成及主要性能,就能提前分析出影响生产的关键元素,提前做好相关准备。通常的习惯是设计人员在设计开始前提一个长周期物料备料清单,但对其它物料(非关键却是重要的物料)需求却相对滞后,然而这类物料是常备物料或者是容易方便快速采购到并且质量稳定的,因此可以对此类物资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型号共用的特点进行预订、预购,并列出物资明细,在到货周期上进行分段设计,等产品正式图纸下达后,可通过平衡计划的方式进行物资管理,降低因小批量、单件订货增加的成本及管理难度,保证物料的及时供应。

(4)  多条生产线路并行,责任到人

多项目并行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在一定时期内存在资源的漂移瓶颈。不同项目长期看一般是均衡的,但因某一项目出现技术上、质量上、管理上的失误,造成各关键路线周期、节点变化,使原有的资源瓶颈发生变化,就是所谓的资源瓶颈漂移问题。此时即使设备、人力资源满负荷也无法满足需求,资源在短期内也无法得到补充,外协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资源瓶颈带来的挑战。因此,要保障均衡生产就要加大外协管理的力度,要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做到各环节相互协调,保证生产需求。在外协管理中要积极注意市场环境的基本情况及其变化,保证做到“拿的出去,带的回来”。产生瓶颈漂移约束的另一个问题是投产日期。目前的计划习惯是多个订单到后即刻准备,经过设计、工艺、投产等各阶段,由于流程基本相似,到达生产现场的时间基本相同,在某一时间段可能基本上没有什么生产任务,但另一时间段却出现高潮,因此在保证出货日期的前提下,在投产日期上也要依据批次产品的重要性、节点要求等进行排序,保证顺利推进又不相互影响,保障均衡生产的需要。

多项目并行可以由并行的机构组织构成加以解决。根据实地情况对生产资源重组,并且按照金字塔形管理。在生产阶段,通过对不同车间(包括木工车间、油漆车间、捆包车间等)的生产资料的重新分组,使得每一组都能独立完成订单在该类加工中的所有工作,比如木工车间分多个组,在安排订单生产时根据几个组的生产任务状况和生产能力安排新的生产任务。生产资料的重新分组,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由于生产设备等的有限性,可以把场地分成几个部分,多个组有独立的生产空间,同时设立公用的生产加工区来完成某以来的工作,这样就有效合理的利用了资源,为顺畅的生产创造条件。一组或者一个人负责几件家具制作,从开料到最终的产品完成都由其跟踪,这样不仅对多样化的家具有了更好的控制和协调制作,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工人的主人翁意识,加强的责任感是保障订单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的关键。

多品种,小批量类型的家具企业生产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生产管理这个复杂系统还不成熟,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约束条件有很多,但是要在约束条件出现时一定要重视并加以分析并把加强管理和引导落到实处,采用正确的方法加以解决,这样此类家具企业才能不断完善,形成强健稳定的市场供应合作环境,更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aHR0cDovL3d3dy5qaWFnbGUuY29tL3F1YW5fdGllemkvMjA1Lw==
0
https://www.jiag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