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不止是社区和家庭,商铺也正在积极加入垃圾分类的行列。记者今天从长宁区华阳街道了解到,去年5月份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截至今年1月,街道653家沿街商户中有99.5%都参与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陈世芳是定西路沿街一家重庆鸡公煲店的老板娘,作为店主,她也积极参与了垃圾分类回收第一批试点工作。她告诉记者,以前他们投放垃圾不分干垃圾、湿垃圾,都是堆在厨房等晚上一起扔。试点垃圾分类后,每天下午1点和6点,垃圾车会定时定点回收垃圾,大半年下来,餐厅店员已经养成了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
“从去年3月开始,我们就开始召集餐饮店主们进行垃圾分类回收的宣讲。”街道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在定西路上设置6个固定收集点,探索沿街商铺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给予主动参与、准确分类、积极互动的商家奖励积分,并开展积分兑换礼品活动。
在商铺成功实施垃圾分类回收之后,华阳街道将这种模式借鉴到了居民区。飞乐居委会武夷路70弄小区是一个无垃圾厢房的老式居民区,原本每天早上20户人家的生活垃圾都堆在小区门口,门口的地砖常年积满了油垢。
既是小区居民,也是垃圾分类志愿者的赵立德告诉记者,现在每天都有小型垃圾车开到居民楼楼下进行垃圾回收,也给每家每户分发了干湿垃圾分类的垃圾桶,方便大家进行日常的垃圾分类。
从挨家上门宣传到垃圾车上门时间的征询,长宁区华阳街道以“宣传、征询、招募、发动、实施”的五步工作法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上门收集。自6月24日正式启动,武夷路70弄居民积极参与,都能够做到垃圾分类,按时投放,取得了喜人效果,得到了广大居民的点赞,既解决了居民垃圾没处扔的难题,又提高了垃圾分类推进的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