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目前面对重重困难和挑战的企业,在疫情之后该如何规划好未来的发展之路呢?
想必很多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吧!
小H在浏览了各大新闻报道、企业微信后,得出一个答案:“创新”必不可少!
尤其是对于文旅行业来说,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遭受了不小的重创。
但就如日前,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曾博伟在人民网举办的线上“金台圆桌”人民战疫·影视、文旅行业对策共商会上所说:“旅游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这个行业不管受多大的挫折,未来前景是看好的。”此外,广大文旅企业应该聚焦产品创新以及市场模式的创新,熬过寒冬之后的未来是值得期待的。
我们坚信疫情对文旅行业的影响是阶段性的、短暂性的,并不会改变文旅产业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现在要做好的就是:寒冬韬光养晦,暖春蓄势待发!
这不,小H也在网上找到几段当年杜一力局长谈“非典”后旅游企业、"非典"后旅游市场的文章,在当前新冠抗击疫情阶段,旧文新读,有助于旅游从业者,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和创新应对举措。
旅游业已经走过了“非典独行”时期,市场和行业从零度重启;目前是疫情欲绝未绝的时期,旅游业开始与“与非典同行”,消费欲望在恢复,近距离散客市场强劲地冒头,市场在召唤,旅游企业是坐亦不安、行亦不能;疫情将过去,各种禁令和警告被取消,旅游业将开始“后非典时期”。后非典时期也就是旅游业恢复时期,这个阶段将是什么状况,我们这个受到重创的行业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站起来,向前走。行业关注,社会关注。
旅游业二十四、五年的发展历史,外界看来一直顺风顺水。遇到真正的外部打击,“非典”是第二次。这个打击发生于想所未想之处,所以带来的问题也是前所未有的问题。“审时”再度成为全行业的大课。分析现在的形势,无非三大观测点:第一,旅游需求的变化,此为根本,为基础;第二,旅游企业跟着需求市场走,将有一系列适时应变、建设性应变,同时也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扭曲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又将扭曲一系列行为;第三,这两个问题研究差不多了,政府部门应该制定什么政策,对市场做些什么调整,对行业建立什么样的制度,也就捋清了。
01
消费市场将先后重启,但明日的市场不是昨日的市场
非典尚未完全过去,但相当一部分经营者已经从重创的打击和沮丧之中定下神来,联系客户,加强沟通,共同策划未来。占主导地位的认识是:相信旅游市场会尽快恢复。与几位主要旅游企业分析的结果很接近:普遍认为最先恢复的是区域内的国内旅游,其次是跨省区的国内旅游,然后是出境旅游市场,最后是入境旅游。当然,入境旅游中亚洲市场先恢复,而后是欧美市场。各方面的业者还对市场恢复的具体时间作了乐观预测:国内和出境市场复启时间依次是6—7月、7—8月、9—10月;入境旅游中,港澳可能快,外国团延期的部分也快,真正重启的外国市场,争取第四季度周边国家有动静,欧美市场争取年底和明年。
02
中国人的旅游需求受到了检验
非典使每个人的需求层次受到检验。对近几年的旅游需求的膨胀,有人强调是经济增长到位的产物,也有一些人为的引导,黄金周大假的氛围、现代生活方式的追求、益智益情的健康消费,大量的信息和时尚概念形成的购买冲动使旅游消费形成潮动,成为我国走出产品短缺时期常有的排浪式消费之后,唯一形成浪潮的消费现象。这一回,非典把人们从跟潮流的消费中拽出来,以一种更加理性和挑剔的眼光来衡量各种需求对自己的意义。结论可能使很多人不以为然:在安全受到威胁时,旅游是最先放弃的需求之一,但是,只要环境恢复正常,旅游需求将很快恢复。
认为旅游很快被重新需要:
第一,基于对人类灾难之后的心理状态有关:认识生命的局限,珍惜生活的质量,追求生活价值,每次大的灾害以后都会有很多的生活观念的改变,生活观念的转变直接导致消费观念的转变,追求积极健康的活法成为自然选择;
第二,非典使人们行动受限,积聚的压力寻求释放。引用一段非典时期流行的短信息:等非典结束了,我到天安门看升旗,专往人多的地方扎堆儿去;等非典结束了,我专找新开张的餐馆吃饭去……旅游活动,在工业化以后,一直是一种释放精神压力的方式,“出去走走”“换个环境”,就是旅游目的;
第三,根本的一点,社会进入小康阶段以后,越往上行,对精神部分的需求越在乎。对很大一部分人来说,生活已经不是上班下班看电视就能打发的了。偶发事件对出行出游有暂时的压抑,但是最为生活组成部分的需求,没有从根本上受到冲击。因为只要经济在发展,人们的支付能力没有变化,休闲时间整体上没有变化,人们的旅游需求就会相应发展。在广东得到可以开展区域旅游的第二天,“广之旅”一家旅行社报名参团的旅游者就上万人。可以说,这次市场的选择将再一次证明中国人消费需求的结构已经变化,软需求,不可抗拒;再次证明,旅游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的生活必须品。
第四,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高增长的平台期,为持续发展正在调整增长的动力机制,消费需求是社会再生产的最终需求,消费需求的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在现在的市场化进程中,居民消费行为的率先变化已经成为促进企业生产行为和投资行为市场化的重要力量,消费需求对经济结构调整有导向作用。
因此,扩大消费需求对于培育经济内生性自主增长能力十分重要。中国旅游业对此已经有突出贡献,而且必将有更大的贡献。很多业内经营者、业内专家对此次市场恢复都有相当的信心,我想这个信心多半是建立在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把握之上的。对中国经济有信心,所以对中国人的旅游消费需求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