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供应
我要推广
我要参展
我要观展

疫情为中国零售带来哪些“危”与“机”?

类别:展会 关键字:疫情 中国零售 时间:2020-03-27 13:33

  对全国零售业以及餐饮业来说,影响巨大,从目前的数据来看,疫情还处于上升期,何时迎来拐点尚未可知,至少短期内依旧会影响零售企业1月、2月的销售,甚至中期的业绩。


  2020年的庚子鼠年注定让人难忘。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升级扩散,确诊人数的不断上升,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截至1月28日,15:50,全国共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4597例,疑似病例6973例,治愈人数64例,死亡人数106。


  这场疫情来的猝不及防,让本该热热闹闹,生意红火的春节黄金周遭遇“当头一棒”,对全国零售业以及餐饮业来说,影响巨大,从目前的数据来看,疫情还处于上升期,何时迎来拐点尚未可知,至少短期内依旧会影响零售企业1月、2月的销售,甚至中期的业绩。


  与03年的SARS病毒相比,针对此次疫情对今年零售业会带来哪些后续影响?对零售企业有哪些建议?《联商网》采访了部分行业专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观点。


  联商网顾问厉玲:


  零售应成为国家重大灾难救治的基础建设部分


  这次疫情对零售业的影响显而易见,从短期来看,第一,直接影响零售企业的销售,人们宅在家里,没有逛店的机会,同时在心理上也不具有消费的冲动。所以直接影响到来店数、购买力,也阻止很多购买机会,第二,影响零售企业的安排。


  有人把这次新型冠状病毒与2003年的SARS病毒作比较,比较乐观的认为,我们在2-3个月后也会出现反弹,我认为两者相比还是不一样。


  首先,SARS病毒发生时,是中国整个经济和零售的发展上升期,就好比人在健康时候,稍微有点病痛,是比较容易扛过去的。而目前整个经济和零售业,没有这么高速的发展,出现灾难以后,它的抗病能力和恢复能力,是不能相比的。


  其次,新型冠状病毒还在高发期,什么时候会出现拐点下行还不清楚。至少我从目前自己每天统计的数据来看,增幅还是非常高的。假如这种情况持续2个月,乃至3个月,所有零售企业今年的节奏就要做一些调整,所以中期来看我并不乐观。


  如果从长远来讲,我们需要反思,零售行业对这些大型灾难如何做好应对,如何保障基本的生活品,和减少消费者的恐惧,稳定供给,我们从商品的研发,物流的配送,家门口的到达,以及价格的控制,还有很多的文章可以做。


  记得我2019年9月去日本,已有上万家店的7-11提出,要作为全国性灾难救治的基础建设,他们希望能在重大灾难的时候,任何灾民在几个小时之内就能看到7-11,网点的建设,品种的准备,以及7-11的供货车直接开过去,我当时对这一点感触颇深。


  一个零售企业已经把自己作为国家重大灾难救治的基础建设部分,同样会对零售提出新的任务和新的方向。中国很大,一些重要城市里面关于零售的建设,要引起从上到下的关注,重点零售企业尤其是零售人更要提高这方面的意识。


  上海商学院教授周勇:


  对政府提出三点期盼


  1、期盼政府能制定相应的赈灾赋税减免政策:防疫期间,各项税费全免,如有征收,一律返还;疫情过后半年,税费减半。


  2、审视现有商业规制,使用的已有规制要严格执行,不适用的要立即废除,规制的真空地带要加强立法。


  3、希望不要以防疫的名义关闭菜场,因为菜场具有重要的民生价值。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陈立平:


  危机也是推动零售业发展最好的动力


  随着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快速传播,首先对零售业造成冲击,2020年零售行业的寒冬将会持续下去。


  但是,即使在最严酷的寒冬中也有顽强发展起来的物种。在疫情的冲击下,并不是所有的零售业都会面临困境的,其中百货店、大卖场、购物中心等线下实体零售业的生存变得更加困难,而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便利店、生鲜超市等社区商业将保会持平稳的发展,有一些有实力的生鲜超市相反会逆势成长。


  在疫情面前,线上线下结合的新零售业态会继续快速发展,但是也应该看到其面对突如其来的社会危机面前线上零售暴露出的短板。在国家面临战争、自然灾害等社会重大危机,城市被封,交通中断的情况下,便利店、生鲜超市等实体零售发挥的作用往往会被忽视。


  在2011年日本东北大地震发生之后,特别是在福岛核泄漏产生巨大的社会恐慌下,7-11为主的日本便利店承担起了食品供应、稳定民心的重要作用。如何发挥好社区商业的便利性、亲民性,在非常时期起到稳定民心,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我们也没有必要对2020年零售业的前景过分悲观。经济和社会危机是推动零售业发展的最好的动力,每次社会经济危机都伴随着各种商业机会的出现。在经济危机百业萧条的同时,随着经营成本和交易成本的降低,也为一些成长型业态的扩张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就像1928年美国金融危机催生了连锁超市;1995年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优衣库和便利店的发展,2003年非典时期催生了京东等一批线上零售一样,我们也寄希望于这次疫情能成为零售进化的催化剂,催生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业态。


  资深零售专家顾国建:


  疫情是一次拓展线上渠道的战略机遇


  在疫情期间线上销售猛增是一个可以看得清楚的趋势,但零售业要把这次疫情带来线上增长的趋势,看成一次拓展线上渠道的战略机遇,紧紧地抓住了,要做好企业资源的线上转移,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向线上线下全渠道的零售企业发展。


  我们再回顾一下历史,2002年的“非典”疫情催生和促进了淘宝和京东的大发展,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实体零售商再也不能执迷不悟了!不积极拓展线上你的发展之路将会越走越窄,是否还能生存都会要打上一个问号。


  大家要记住我的告诫,零售商拓展线上是消费者的选择与需要,战略由消费者需要而定!


  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上佳:


  利用好全渠道,做好“熬”的准备


  一、能力差距体现:应急能力是企业综合能力的体现,特别是供应链的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采购和物流系统高效的组供货源的企业,可能会因此受益,总体受到波动不大;


  二、企业格局体现:不同企业面对社会责任、企业盈利的态度,体现了认知的层次差异,有人乘乱涨价,有人坚守秉性;还包括企业对内部员工、社区服务、政府配合等方面。


  三、短期需求异常:基于病毒防范及政策管理产生的囤货需求,短期是异常的,这个异常会影响本年度总体的业绩表现。


  四、总需求萎缩:全社会经济进一步遭受打击,2020年最终会体现到实体零售领域,但基于生存需求,经济活力可能在下半年更大程度的被激发。


  五、食品安全战略升级:管理呼吁工业化、专业化、科技化管控,这条路,中国会越走越坚定,而零售业,要越来越重视,质量越来越高,基于食品安全链的源头认证、信息公示、监测技术及过程管控呼唤更多技改资源,这既是政府责任,也是企业责任。


  六、业态分化:到店与到家业态结构长期看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到家业务会略有增加,但更多是企业内生质量导致的变化,这场公共事件及其延续性影响可能会击倒一批基础差的企业,他体现为应对危机、供应链能力及内部食品质量管理等综合方面。


  七、零售大战略:我们唯一能做的还是坚守业态本质、本真,踏踏实实的做好价值供应,优化消费者关系,技术上,一定更加利用好全渠道,做好“熬”的准备。


  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王国平:


  恐慌性消息被市场消化后,对行业冲击逐步降低


  疫情主要影响社交性需求。对购物中心餐饮娱乐板块造成冲击较大,餐饮娱乐占比越高,受疫情冲击越大。百货类购物已经过了高峰,进入淡季,受到冲击较小。超市类大宗购物基本在节前完成,补充性购物受到一定程度抑制。恐慌性购物,源于消息面的短期爆发性冲击。随着消息面进一步趋于缓和,采买趋于温和,消费者囤货在后期逐步消化。


  武汉封城时,零售市场进入淡季,社交性产品短期受到较大冲击,对于利润过于依赖春节档的影院、KTV等产品全年利润都会受到较大冲击,部分囤货较大、未来得及释放的供应商、渠道等资金链也会较为紧张。恐慌性消息逐步被市场消化后,疫情对于零售业冲击逐步降低,前期压抑的需求会出现跟去年错峰爆发。重灾区武汉零售市场恢复预计是晚于其它城市。


  疫情阶段,非刚需产品可以暂停营业几天,等待市场明朗。同时,可节省一定的人工、水电成本等,对于春节期间留下来的员工给予一定的补贴以示肯定。购物中心对于相应商户给予租金上的减免扶持,共度难关。保留超市、医药零售、快速餐饮等满足消费者基本需求,承担起相应社会责任。


  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潘玉明:


  疫情影响下,给零售业四个方面建议


  此次疫情主要影响实体零售行业和餐饮等服务业态。在零售业内具体影响的范围,将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强度和生活快速消费的程度来决定。


  一是影响最大的业态,可能是消费者可去可不去的商场。目前大家议论比较多的是传统百货,有专家分析说,传统百货店逐步转向补充类业态,就是因为替代性产品比较充分。还有一些场景集中的购物中心,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二是综合类的大超市。从五年前开始,就有业内人士评论说,综合大超市将会被一般性的生活超市和食品超市及专卖店细分替代,可以通过这一社会应激事件,检验这一假说。


  三是非必需品类的专卖店,对于生活快消强度来说,不一定要去这种场所购买的,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四是生活快消品类业态门店,与生活消费关联密度较高的商业场所,可能影响不会那么明显,比如食品超市,餐饮店,日用生活杂品店等等。


  按照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商场的应对手段经验以及日本在核泄漏事件以后零售商业应对的经验综合判断,我给出四个方面建议。


  一是,加快数据化升级,开展会员或潜在社群网络营销。用社群线上营销代替实体店顾客面对面高密度接触。目前很多实体店开展了社群营销业务,但是很不平衡,可以加快推进此项业务。


  二是,改进或创新团体购物卡,集中办理业务。可以通过线上办理预订,在实体店通过前置店仓优势,快速配货,直接将顾客购买的商品宅配到顾客指定的位置进行交易。可以在线上实现交付,也也可以选择见面交付,大大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三是,适时采用AI技术,运用机动车流动售卖。集中在相对空旷的广场,小区门口指定区域。采取快闪短时交易,或者预约定制服务项目的交易,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实现高效率的售卖。


  四是,打造定向精细化定制服务产品。根据不同类型社区或者团体的消费特点,以及定向购买需求,形成一定规模的定制化的服务产品,或者大批量单品,可以弥补实体店铺本身定制化服务不足的缺陷。


  通过上述手段,即是补偿特殊时期业绩,也是利用客观战略时机积极改进现有营销短板,化消极因素为主动活力,加快业态跨界升级。


  联商网CEO王跃林:


  对突发事件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紧急应对体系


  疫情短期内影响了人们的整体消费支出,后续可能会引发反弹消费,带来一波消费潮。同时也会引发消费者对健康的更为关注,运动类消费以及相关商品销售有望进一步提升,会带动如运动服饰、营养健康类等商品的销售;商场超市在业态或品类结构上可以做一些应对调整。


  而商场作为人流密集场所,在平时就应该更加强卫生安全环境工作,如确保洗手间的洗手液不间断供应,空气环境加强持续监测和优化,注意卖场卫生死角的清洁维护,从而建设一个更绿色安全的消费环境。同时,对突发事件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紧急应对体系。

扫码免费领取门票
四馆联动
PC资讯列表页右侧中部广告位1
PC资讯列表页右侧中部广告位2

最新资讯/LATEST NEWS

聚焦西南 共赴商机盛宴!7月24-26日 2025成都国际酒店及商业空间博览会与你不见不散!
重塑·驱动·破局 | 2025中外酒店品牌创新力论坛圆满谢幕!
匠心守护健康·技能点亮未来!室内环境净化论坛+赛事精彩回顾 共绘行业新图景!
沪上八家酒店工装秀 “行走的企业文化”桂冠花落谁家?
上海博华展览X智鹏酒店圈|2025酒店流量与品牌IP营销论坛圆满落幕!300+酒店投资人共聚上海!
2025“光绘未来 辉耀视界”中外设计师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精彩回顾!
启航浦东 奔向世界丨第26届上海国际清洁技术与设备博览会圆满落幕!
上星咖啡全产业链服务 一站式咖啡供应平台 让世界爱上中国咖啡
瀚汇化妆品引领酒店用品行业新风尚
盛事收官 感恩相伴!2025Hotel&Shop Plus致全体朋友感谢信

推荐产品/RECOMMENDED PRODUCTS

Purell普瑞来免洗洗手液净手液消毒液疫情专用酒精75度乙醇分配器
询价 上海铭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Purell普瑞来免洗洗手液净手液消毒液疫情专用酒精75度乙醇分配器
闻献 DOCUMENTS︱中国高端香水品牌
询价 爱黛化妆品贸易(广州)有限公司
闻献 DOCUMENTS︱中国高端香水品牌
自清洁幕墙石系列SL126001中国黑
询价 淄博金狮王科技陶瓷集团有限公司
自清洁幕墙石系列SL126001中国黑
馡阁九州神韵中国红乌木沉香洗发水润发大地黑檀沐浴露洗手液琥珀雪松护肤乳
询价 江苏汉和日用品有限公司
馡阁九州神韵中国红乌木沉香洗发水润发大地黑檀沐浴露洗手液琥珀雪松护肤乳
LE22146中国红
询价 云浮市利机石材有限公司
LE22146中国红
中国黑
询价 重庆榆璧陶瓷有限公司
中国黑
中国建筑模型博物馆
询价 马努(上海)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模型博物馆
北京东方广场中国最大室外全天候音乐喷泉
询价 保安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东方广场中国最大室外全天候音乐喷泉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提交成功
确定

博华优选旗下网站

版权所属: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沪ICP备05034851号-77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