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有这样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严格控制可能的输入性病例。自3月25日起,中国香港规定所有海外非中国香港居民不得进入中国香港,机场基本处于“半封闭”状态。即便乘客寥寥无几,工作人员不敢有半点松懈。
机场的清洁工梁女士开始工作。她告诉记者,“所有的扶手、台面、椅凳全都要擦”,在地面除尘的工作在外,每隔一小时要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检查要求更严格
梁女士是去年年底被调到候机楼的,她说“以前人多,我反而没有那么紧张”。当时机场人头攒动,但梁女士只需要四处走一走,查看地面上有没有垃圾,有就清理一下。说到这,梁女士直叹不走运。中国香港新冠肺炎输入病例占比很大,机场成了备受关注的“高危地”。
原本一些容易忽略的细微地方,比如台面的缝隙,也需要更仔细地清洁。消毒。有时,经理或阿姐会过来巡逻、检查,检查的要求比以前更严格。他们可能亲自俯身去细看细缝处有没有彻底清洁干净。
引进新技术,清洁、消毒更放心
在机场负责卸运货物的张先生,每天接触三、四百人。他对自己的安全很担心,更不知道该如何追踪“谁会传染我,或者我传染谁”。为了保障工作人员和旅客的健康安全,机管局引进了先进技术。尝试用自动化清洁机器人、智能消毒通道等,进行消毒、杀菌及空气过滤等。
中国香港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实际环境中尝试“清洁技术”全身智能消毒通道设施的机场。用户首先接受温度测试,然后进入封闭通道进行40秒的消毒灭菌过程。自动清洗机器人配有紫外线消毒灯和空气过滤器,可自动移动,10分钟内可有效清除附近空气和物体表面99.99%的细菌,可全天用于公共卫生间和客运大楼主运行区域。
除了这些,机场工作人员也非常注重个人的防护。张先生和很多忙碌的清洁工认为,倘若疫情在中国香港持续受控,机场恢复正常运作是没有问题的。中国香港在疫情防控方面做了很多积极的应对,这是复工复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