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高善民教授团队研发出微波光触媒空气清洁抗疫消毒新技术。此技术高效、易于消毒,相比传统方式可提高10倍以上效率,且延长5倍以上有效寿命。
目前,社会上普遍采用的通过酒精、消毒液、紫外辐射等对环境和物品杀菌消毒的方法均属于广谱类杀菌消毒。该类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切断病菌传播途径,但在使用方式和操作便利性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发展一种高效、便捷、可大面积使用的空气杀菌消毒技术刻不容缓。微波能达到的地方,吸收介质均能吸收微波并很快将微波转化为热能,使微生物死亡。近年来,通过微波能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实现杀菌消毒的方式逐步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各种不同废弃物对微波的吸收能力不同,对微波吸收的多少影响消毒效果,单独的微波消毒仍不能满足目前的要求。
疫情发生以来,高善民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和烟台北方微波技术有限公司深入合作,开发了一种微波光触媒一体化高效清洁空气装备,该技术采用“微波激发紫外灯+光触媒装置一体化”的手段,将微波、紫外、臭氧以及光触媒几种技术有效复合,通过微波激发产生杀菌能力强、臭氧产生率高的波长在253.7 nm和185 nm的紫外线,同时激发光触媒产生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和超氧离子自由基。通过光触媒催化氧化杀菌消毒和处理VOCs的效率是传统单一的紫外线光解和臭氧杀菌的10倍以上,且有效寿命延长5倍以上。微波激发紫外灯后,由紫外线激发光触媒的方式,使整个杀菌过程快速、高效,而且微波输出功率线性可调,从而使紫外光强度可调,适应不同污染程度的环境空气清洁,完全避免了单独采用紫外灯照射或臭氧发生器生成臭氧进行杀菌消毒的不足。
在项目的研发过程中,高善民教授带领团队成员崔玉明博士等多次深入企业,指导催化剂的制备、负载和设备的定型、加工等工作,并到杀菌、消毒一线查验设备的运行状况,根据设备的杀菌、消毒性能及时进行改装。目前,该技术已获得消毒产品生产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