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
今日,
作为2020年最值得期待的商场之一,
目前上海最大单体量的购物中心
南翔印象城MEGA如期开业啦!
茂茂君看到这人流攒动的GIF,也不禁感叹,不愧是魔都最大的ShoppingMall了。
作为印力集团旗下层级最高的一条产品线,引入450多个全业态品牌,涵盖时尚零售、餐饮场景、生活社交、娱乐文化、家庭亲子、健康休闲等全业态;
图来源于网络
设计3000个车位,打造双首层概念,宽敞的空间内三大中庭广场分别赋予灵感、活力、放松的主题场景。
凭借着新概念、新业态、新服务,南翔印象城MEGA势必会影响城市商业格局,成为城市商业发展新名片。
在新概念、新业态背后则是印力集团强大的运营能力。
印力集团CTO兼数字创新中心总经理陈俊佈在不久前出席的第四届零售业技术应用大会上,就新时代,新IT,新商业发表了精彩演讲,茂茂君带你一起回顾吧~
技术新时代,“技术为人”的理念是埃森哲首席技术与创新官提出的,这是时代的趋势,特征就是智慧新界,今天手机交互比以前更加智能,支撑好体验的东西本质不一样了。
01.技术创新发展本质是提升效率
互联网的发展
以前是主动搜索,现在都是智能匹配。在这样的技术驱动下,商业和以前是不一样的,以前渠道为王,有产品你就可以很牛气,控制这个市场,我们经常说要引领消费者。
今天是以用户为中心,要紧盯时代的趋势。商业模式的变化和以前不一样,以前一招鲜,今天要与时俱进,快速迭代,时代在变化,你的商业要变化,你的产品要变化。
需求也一样,我们以前的需求是解决温饱就好了,但是今天的需求是多样性的。但是不管怎么样所有企业都渴望建立敏捷的能力,更好地服务客户。
人工智能发展
人工智能认知有三种形式:
弱人工智能,擅长的是单个面的人工智能。它的智商很低,确保不断地运行确保看起来很聪明,看似聪明,其实是做一些精密的体力活。
强人工智能。人和大脑一样,今天的人工智能大部分还是在弱人工智能,但是可能不久的未来会和人脑一样,有一个质的飞跃,可能会有新的智能能力的出现。
超人工智能。今天已经有了这些智能化的手段,企业应该怎么办,企业会进入一个智能化的时代,但不是一下子到来的。我们还是要踏踏实实把数字化的生态系统从管理、经营上实现整个数字化,最先被智能化的工作一定是那些规则重复的工作。
02.新技术对于实体商业的机会
第一、改变增长方式。
第二、技术驱动创新。确实有些东西技术会驱动创新,但是技术驱动创新并不是创新只有技术。还有更好的领导力的形成,因为这种新的思想带进来,整个领导层的风格能更接受错误,更能宽容,对未来的不确定更能拥抱,对整个组织的领导力形成会不一样,随着数字化的进程。
第三、既然不确定因素是一个要素,你能拥抱这个要素,你可能比别人活得久一点。
03.购物中心的问题
今天这些购物中心有两个转型,要么重构资产,做甲方做资产管理;亦或是向零售服务转型。
第一,消费者大部分是互联网原住民,他一出生就是数字时代,希望你所有的都是数字服务。
第二,购物中心现在商业模式没有大的改变下,服务还是长期依赖租户对购物的体验。
第三,提升我们的业务管理。如果不是做百货,就没有进入货物管理,过度依赖于经验,会发现购物中心如果有一个好的项目总就做得很好,如果这个项目总不行就做不好。如何解决管理的问题。还有如何持续增长,不能依赖于规模的增长和集约的增长。
最后一个是空间体验,不管谈智慧社区、智慧家居、购物中心数字化智能化,始终面临一个问题,这些是空间,空间资产注定是长周期,科技是短周期,如何在长周期和短周期匹配,这是今天所有的智慧化面临的问题。
04.如何解决购物中心的问题
第一,问题定义清晰方案明确。也许今天的问题感觉很难,其实国内有方案了。ERP那些东西基本上都有了。
第二,问题定义清晰,方案不确定。大家都知道有这个痛点,但是都在探索,没有找到方案。
第三,问题定义不清晰,方案不确定。有三类问题要分开看,第一类问题,你找咨询公司有用;第二类问题,找互联网公司比较靠谱;三类体一定要找科技公司,弯腰做业务的。
从几个维度来看;
第一,消费者。一定是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
第二,商户。一定让它更成功,数字化所有的东西对于空间产品一定是建筑更加人性化,让建筑像人一样更懂你,今天有些东西是可以做到的。运营角度一定是希望构筑精细化的运营本领,对于组织一定是沟通和协调。
05.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化
零售说人货场,可以基于消费者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化运营体系提供更好的客流品牌的匹配度。大部分的购物中心如果不是很厉害的有IP的,你的服务范围是确定的,确定的人群是你重要的能力,一个购物中心能不能盈利很重要的能力是在确定的圈子里你能快速识别他的需求和匹配。
如何做线上线下的运营,做经营导流,做好客流品牌,当这些做完了以后把它平的空间作为收入的空间,作为另外一个增长的收入,这都是可能的。
线上做什么?服务、营销线上化,还有到家服务,到家服务不能做电商,它会成为疫情后时代非常关键的能力,就像十几年前英语是一个专业,但是现在每个人都要说英语了。未来的企业假设做零售体到家服务能力不管自建还是给别人家,这是一个基本的能力,不是高大上的能力。
线下,如果把每一个人的轨迹抓下来很重要。你必须是To B和To C一起做,如果光做C端,你服务对象还是商户,如果商户不进来,对它来说没有内容。如果你做了C端最后还是要和B端结合起来,你把你的渠道能力、消费者洞察能力给到商户,慢慢把生意做得更成功。如果用一个身份做内部场景的构造,今天的购物中心是多样化的,你的购物中心还有KTV、临时休息室、充电宝等等,如何把这些设备的场景互动是可被识别、可被接入的,这是很重要的,购物中心有多场景,在多场景互动当中他们是一个身份一个入口做互动,这是很重要的。
线下空间客群数字化,传统客流是做不到的,但是今天新的客流我们做了这部分,这是我们商场的实践。你不一定要追踪到每一个人,但是可以追踪到客群,今天来了5万个人,不像以前的传统客流进出一次算两个人,行业基本上是1.8倍,识别出来这些人去了哪个品牌,在这个品牌呆了多久,你可以和商户说要么是你的商品要么是你销售的技能,你不能成为商场的营销。
不管是帮扶他还是怎么样,你不会像以前简单定位调性,很模糊的感觉。数字就好比我们看中医和西医,中西医要结合,西医CT一照就知道了,中医把脉,两者都有用。
线上会淘汰低效的线下企业,但不意味着完全消失,更多会走向线上线下融合。很多时候数字化是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所有的线上化,客户、员工、合同线上化,必然让这个东西更加一环扣一环。
这个情况下如果从方法论来说,前面是客户触点分析,后面立即要做服务蓝图的流程,你的组织的调整、流程的设计就是面向前面的触点。说是和技术相关,更多的是和客户相关。
图来自南翔生活网、嘉定都市网及网络,仅作分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