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供应
我要推广
我要参展
我要观展

商场里的「艺术家」火了!

类别:活动 关键字:艺术 商业 时间:2020-11-16 10:52

  上海正在经历美妙的公共艺术月,逾70场公共艺术展、活动接踵而至。

  在艺术的滋润下,这座城市显得尤为动人!

  若要追溯商场与艺术的结合,可能需要从世界上第一座单体型商场说起。奥地利的建筑师 Greun 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封闭式购物中心 Southdale Center,这个占地80万平方英尺的购物中心,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至今依然在营业。 

Southdale Center

  当时,Greun的初衷很简单,他想要建造一个下班后的公共聚会场所,有着商业、艺术和娱乐等元素做有机结合的空间。

  在Southdale Center里,还放置了喷泉和鸟舍,以及一个来自中世纪艺术家 Harry Bertoia 的大型公共艺术设施。

Southdale Center

  今天,如此空间营造方式看起来已寻常普遍,但在当时绝对是一次革命性的创举。而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艺术与商场的结合也更加深入。

  很多人会有一个刻板印象,是商场在利用艺术品来吸引人流,其实不然。当原本两个不同的圈层产生交集时,会产生新的化学反应,两者彼此成就,相互协同,共同为当下的消费群体服务,从而创造更好的可能性。

 

  01 教育:商场让艺术走入大众生活

  尽管中国当代艺术的萌芽是从近30年才开始,但商场与艺术的结合并不算晚。

  今年9月,上海广场重装开业。在21年前,这里曾举行过一场名为“超市艺术展”的当代艺术展览,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商场与当代艺术结合”的案例。

  而在今年秋天重新开业时,富有情怀的上海广场又请了同一批艺术家,回到同一个空间,继续用当代艺术,完成了一场时空对话。

Steve Harrington,GOTCHA,2020

  回溯到在1999年,在上海广场四楼,一个名为“超市艺术展”的临时艺术空间横空出世,鲜艳的标志、新奇而堆叠的艺术作品、杂乱而神秘的展陈吸引了男女老少,他们接触到了一个新概念——年轻的中国当代艺术

  不得不说,是20年前的“超市艺术展”创造了一个新的起点,而上海广场的包容精神间接促成了当代艺术与商业的交融。

  《中国艺术》1999年第3期,一篇关于这场艺术展报道的文章这么写到:

  由30多位艺术家参加的“超市艺术展”在上海广场这样一个公开的商业环境里举行,目的在于让人们在购物的同时感受艺术的存在和拥有,同时“消费”艺术家的作品和观念.以期达到非艺术展示空间中与大众之间更直接的交流和沟通,只有在观众的参与下。一个艺术形式和一件艺术作品才得以完整实现。

 

  02 普世:街区更易于连接艺术与公众

 

  在商业空间里,让人印象深刻的并不是把自己打造成“艺术中心”的福侨芳草地,而是将艺术请回城市街头的商业街区。

 

  街区的包容性,使得它既能与“庙堂”中的高雅之作结合,又能连接给大众雅俗共赏的普世作品。

 

  从2015年起,由新天地操刀策划的“光影上海”灯光艺术节(LUMIèRES SHANGHAI),一直以面向全球艺术作品征集的方式,希望用光影艺术揭开城市之美,点燃城市文化好奇心。

  而中粮·祥云小镇的「户外艺术季」,经过十年的沉淀,形成了富有人情味的商业街区。

  「户外艺术季」在每年秋天举行,它以小镇的秋天作为背景和舞台,把整座街区变成了一个开放式的演艺场,邀请世界各地的街头艺人来到这里完成一场场艺术表演。

2018-2020户外艺术季现场表演 ©祥云小镇

  它挖掘了“商业街区”与“人文艺术”中最具吸引力又能彼此融合的部分,将艺术转化为更为大众更易于感知、参与和被打动的形式,注入街区体内,让城市的街头更多元、包容。

  当艺术走进公共空间时,它不应沦为商业的配角;也不会是高冷或先锋的,而是用一种鲜活正向的姿态,在小镇这样的场域里实现能量传递,走入每个公众的内心。

 

  03 价值:从中“获益”的艺术家

  另一头,艺术家对商业的态度早就不排斥,1992年,艺术批评家吕澎就提出“艺术走向市场”的口号。在与商场等大型商业机构合作过程中,一些具有商业嗅觉的艺术品牌开始“出圈”。稀奇艺术就是其中的代表品牌。

稀奇艺术在福侨芳草地的周年展  © 稀奇艺术

  稀奇由中国两位著名雕塑家向京和瞿广慈于2010年创立。

  成立初,创始人希望艺术能与商业结合,为人文、艺术、社会创造更多可能性,为大众文化生活注入更多艺术灵感

  这样的初心,让稀奇的产品和销售渠道十分“接地气”,除了商场,人们总能够在精品酒店、时尚买手店、著名博物馆商店等各高端场所看到他们的展品。

 

  04 新模式:策展型零售

  艺术形式同样帮助企业家们思考实体商业突破瓶颈的新形式。于是,策展和零售,开始走在了一起。

  零售的逻辑需要升级,而“策展”思维能帮零售商补足这一点:如何设计节奏、动线,如何在零售空间里和谐地放置、陈列艺术品。

  商品陈列与艺术展品陈列是有一定共同性的,每件物件放在空间的任一角落都有其原因;

  而当零售逻辑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一丝艺术策展的思维方式,就仿佛增加了一种层次:如何让顾客感觉购物就像是体验一场文化展览之旅

  去年,在中国香港尖沙咀,K11 MUSEA开业,创始人郑志刚如此形容这座全新的艺术零售空间:

  “K11 MUSEA 整体是一个策展,是一场博物馆的展览。普通博物馆的展览只有艺术品,但我的博物馆展览中,一部分是零售商店,另一部分是艺术品,所以在这里的游览体验要比看一个美术展要多层次一些,更像是一种文化展。”

K11 MUSEA KUBE  ©K11

  在实体商业面临结构性调整的今天,零售商的思路必须要转变。商场不只是仅仅在卖东西,也不只是提供体验服务,而在考虑如何快速达到 KPI 之前,零售商首先要创造一个与消费者建立联系的互动空间,使他们在商场的停留时间有价值、有收获。这才是在电商大行其道之时,实体商业能够跑赢的机会所在。

  从1999年的“超市展”,到2015年K11开业时将美术馆放进零售空间,到各地的街区开创自由的艺术活动IP,创造各种新的形式与可能。无形当中,艺术与商业都在不断突破边界,相互融合,受益。

  来源:锐裘零售观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扫码免费领取门票
四馆联动
PC资讯列表页右侧中部广告位1
PC资讯列表页右侧中部广告位2

最新资讯/LATEST NEWS

聚焦西南 共赴商机盛宴!7月24-26日 2025成都国际酒店及商业空间博览会与你不见不散!
重塑·驱动·破局 | 2025中外酒店品牌创新力论坛圆满谢幕!
匠心守护健康·技能点亮未来!室内环境净化论坛+赛事精彩回顾 共绘行业新图景!
沪上八家酒店工装秀 “行走的企业文化”桂冠花落谁家?
上海博华展览X智鹏酒店圈|2025酒店流量与品牌IP营销论坛圆满落幕!300+酒店投资人共聚上海!
2025“光绘未来 辉耀视界”中外设计师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精彩回顾!
启航浦东 奔向世界丨第26届上海国际清洁技术与设备博览会圆满落幕!
上星咖啡全产业链服务 一站式咖啡供应平台 让世界爱上中国咖啡
瀚汇化妆品引领酒店用品行业新风尚
盛事收官 感恩相伴!2025Hotel&Shop Plus致全体朋友感谢信

推荐产品/RECOMMENDED PRODUCTS

澳大利亚极简艺术主义艺术家Karan Singh版权授权和定制设计
询价 上海速珮广告有限公司
澳大利亚极简艺术主义艺术家Karan Singh版权授权和定制设计
琉璃艺术品 设计师作品 大件琉璃艺术品
询价 同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琉璃艺术品 设计师作品 大件琉璃艺术品
工商业热水高压清洗机
询价 Comet spa
工商业热水高压清洗机
工商业冷水高压清洗机2
询价 Comet spa
工商业冷水高压清洗机2
工商业冷水高压清洗机1
询价 Comet spa
工商业冷水高压清洗机1
工商业冷水高压清洗机
询价 Comet spa
工商业冷水高压清洗机
N7 工商业驾驶式洗地机
询价 旌旗环境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N7 工商业驾驶式洗地机
商业空间射灯
询价 芬托弗(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商业空间射灯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提交成功
确定

博华优选旗下网站

版权所属: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沪ICP备05034851号-77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