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徕芬创立以来的第三场发布会,我们从最底层的机电系统开始,为沉寂已久的电动牙刷行业,带来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带给大家前所未有的刷牙体验。 01 徕芬的三年成长之路 1.1 快速成长的三年,离不开广大用户的支持和认可 在开启刷牙新时代之前,我想先感谢一下广大用户对徕芬的支持和认可,那在过去的三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徕芬的成长速度可以说是令人惊叹的,去年我们全年实现15亿的GMV,远超我们的预期。 而今年仅上半年就达到了去年的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45%,全面引领高速吹风机行业。 年中的618,我们在各大主流电商平台上,仍然都是品类销量冠军。我们的用户从去年的150多万,增加到了现在的500多万,这仅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 1.2 是对手,也是朋友 还有一组数据也和大家做一个分享,就是在徕芬之前,市面上仅有8款高速吹风机在售,价格也非常高昂;在徕芬之后,仅仅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里,市面上一下子新增了100多款高速吹风机,虽然品质良莠不齐,但从整体上来说,在徕芬的引领下,整个行业大大加快了高速吹风机,取代传统吹风机的换代步伐。 虽然在商业这座独木桥上,我们是互不相让的竞争对手,但是在技术普惠这条大道上,我们是携手并进的朋友。 1.3「先物美再价廉」,把“技术普惠”应用到日常生活方方面面 徕芬能够拥有这样,超预期的成绩和竞争自信,究其根本,是源自对“技术普惠”这一理念的坚定不移。 技术普惠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性价比,我们是先把产品的性能、品质做到旗舰梯队,然后再把价格探底至大众普惠。用大白话说就是:先物美再价廉。 我们徕芬的未来就是要把这个朴素的商业理念应用到大家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今天对于徕芬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我们把领先的电机动力技术应用到了电动牙刷领域,期望这支定义为下一代的电动牙刷,给大家带来高效、舒适的刷牙体验,把大众的口腔健康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这就是我们今天带给大家的徕芬扫振电动牙刷,不论是工业设计还是内在的积淀,我们都进行了全新的设计。 那为什么说它是下一代的电动牙刷?它和我们现在市面上那些传统的电动牙刷区别又在哪里?在正式介绍产品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款产品的一个立项背景和我们对刷牙这件日常事情的一些思考。 02 电动牙刷研发方向探索 2.1 300+款电动牙刷在售产品,为什么没有得到普遍认可? 在产品立项之初,我们发现,市面上在售的电动牙刷品牌型号已经有300多款了,可以说,这是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红海市场。但与此同时,我们却惊讶的发现,国内电动牙刷的渗透率不足10%,而美国的渗透率却高达40%。 电动牙刷大约是在2003年进入国内的,到现在已经过去了20年,时间也不算短了,而且价格从几十元的产品,到2000多元的国际大牌,应有尽有。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电动牙刷,这个明明挺高效的洁牙工具,并没有被大家普遍接受?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我们徕芬电动牙刷的一个研发方向。 从专业的角度,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主任医师荣文笙博士为我们给出了答案:日常刷牙实际上就是用牙刷毛打磨牙齿表面,机械性擦除牙菌斑,牙刷就是一个打磨机,而牙膏呢,其实就是研磨剂。 03 一把好电动牙刷的标准是什么? 3.1 人类刷牙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我们人类刷牙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一路刷到今天。 刷牙工具一共经历了三次大革新,从农耕文明时期的手抠、杨柳枝、木柄配猪毛马尾。再到1938年杜邦公司首次将尼龙丝用作刷毛材料,普及了我们到现在都还在主流使用的手动牙刷。再到1954年出现了第一支电动牙刷,我们发现每一代刷牙工具的革新主要都是对刷牙的效率、清洁力还有舒适度的飞跃式提升。 3.2 手动牙刷仍然是市场主流 如今电动牙刷便宜的已经做到了几十块钱,可手动牙刷仍然是市场的主流,我们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后,发现大部分人虽然重视口腔健康,但是仍然存在很多观念误区,这个我想需要时间去慢慢普及。 3.3 电动牙刷本身的四大体验痛点 其次电动牙刷本身还有很多体验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是这么四大痛点: 第一:现有的电机技术仅仅只是让刷毛进行振动,但却无法输出有效的摆幅和力度,因此并不能很好的解决牙缝和一些死角的清洁问题。 第二:正因为输出不了有效摆幅和力度,很多传统电动牙刷就只能盲目追求频率,其实并没有提升多少清洁力,反而带来了糟糕的刷牙体验。 第三:目前电动牙刷的工作方式无法契合巴式刷牙法,如果使用不当,反而更加伤害牙齿和牙龈。这也是为什么一部分医生会推荐使用手动牙刷的原因。 最后一点,刷头太贵了,目前市面上,一支稍微品质好一点的刷头都要卖到三五十元,有些甚至要卖到近百元。非常地夸张。 我想以上这四个痛点,就是我们徕芬电动牙刷的研发方向。 3.4 革新底层动力系统,是解决传统电动牙刷痛点的真正突破口 在两年的研发过程中,我们逐步发现,要解决上面这些问题,就必须要跳出现有的技术思路,不要去搞什么智能感应,或者机身上安个小屏幕之类的营销噱头,必须要革新底层动力系统,才有机会找到真正的突破口。 04 徕芬扫振电动牙刷:真正会“刷”的下一代电动牙刷 4.1 自研创新伺服系统,回归刷牙体验的本质 相比较目前市面上的传统电动牙刷,基本只是刷毛在震动。我们自研了创新的伺服系统,第一次让电动牙刷,真正的“刷”起来了。 这种回归本质的刷牙体验,我相信你们用过了,就再也回不去。 4.2 手机工业级材质和工艺,简约完美 徕芬扫振电动牙刷充满未来感的简约设计,非常的漂亮。作为电动牙刷,第一次能和手机、电脑这些数码产品摆在一起,没有任何违和感。 我们的牙刷一共做了三种材质,温润的光感白版, 磨砂的铝合金版,和精致的不锈钢版本。 其中铝合金和不锈钢版本上,我们通过11次连续拉伸,从一块金属片,一步步拉伸而成,这种连续拉伸工艺曾经用在苹果高端的Mac pro上,制造难度非常大,良品率也低,当然成本就非常高,很少有企业会选择用这样的工艺批量化生产产品。 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带来更完美的一体无缝机身。 4.3 行业首创,无缝设计的光感压力按键 人机交互上,为了实现无缝的操作体验,我们给这支徕芬扫振电动牙刷配备了创新的光感压力按键,你只需要按压一下,内部的光感系统就可以敏锐的感受到材料形变带来的距离变化,从而做出信号反馈。 这在行业里是首创,这样的设计能够更好的抗污防水。 4.4 指示灯,激光微孔工艺 指示灯的工艺也体现出我们对于一体化的极致追求,光感白版本是直接隐藏在外壳下面的,不点亮是看不到的。铝合金和不锈钢版本的指示灯则采用了激光微孔工艺,每个孔洞直径仅有0.2毫米,内部填充了防水胶,美观的同时,交互实用性也得到了保证。 4.5 对工业美学追求的底层,是我们对牙刷人体工程学的思考 对比国外大牌的旗舰产品,全系塑料的古典设计,这画面让我回忆起了当年iPhone 4 对比诺基亚带来的强烈反差。 不同于传统电动牙刷普遍的长手柄设计,徕芬扫振电动牙刷的手柄长度仅12厘米,配合底部的45°倒角,带来了非常贴手的握持体验。 不论是大手还是小手,都会有一种手刷合一的感觉,让你在刷牙时的切换动作,会非常的灵活、顺畅。 我们还优化了内部结构,在灵巧的机身里,串联了两块900mAh的高性能聚合物电池,我们的续航在中等强度下,仍然可以达到主流旗舰级的30天。 4.6 合作多家苹果供应商,打造iPhone级开箱体验 我们还创新的设计了不需要注视的磁吸式充电接口,非常的方便。这根磁吸充电线,我们采用了亲肤环保的编织工艺,为了保证它的柔软度和耐久度,我们这次不惜成本,选择了苹果的供应商进行联合设计制造。 同时,我们的包装也选用了苹果的包装供应商,为的就是带给大家iPhone般的开箱体验。这是友商们的传统包装,很有年代感。我们不仅在 工业设计,材料工艺 追求 极致的未来美感。 4.7 即便是看不见的内部结构,我们也同样一丝不苟 徕芬第一次将手机级别的高端工艺应用到了一支电动牙刷内。 我们采用了前沿的纳米注塑工艺,这种工艺是先将金属表面经过纳米化处理后,塑料直接射出成型在金属表面,让金属与塑料完全融为一体。 同时我们也是行业里首家在电动牙刷的PCB上应用了四层沉金工艺,这让整个驱动主板更稳定,在潮湿的环境,也能更抗氧化。 4.8 IPX7级防水 我们也重新设计了防水结构,让徕芬扫振电动牙刷在大幅扫动时,也能够达到主流旗舰的IPX7级防水能力。有必要的话,在水下1米也是可以正常刷牙的! 可以说,这支引领未来的徕芬扫振电动牙刷在ID方面的处处精心设计,开启了电动牙刷行业的全新视界。 材料工艺内外兼修,这一切,我们都是为了向大家去完美呈现,徕芬这支电动牙刷对比传统电动牙刷,跨越式的代差。 05 重构电机,革新刷牙体验 5.1 决定牙刷清洁力的关键因素:频率,摆幅和扭力 为了能够让大家更深的感受徕芬电动牙刷与传统电动牙刷之间的代差,我们先来了解上一代传统电动牙刷的工作原理: 简单来说:传统电动牙刷先是通过电机产生振动,振动通过刷杆传递给刷头,从而带动刷毛进行来回高速摆动,刷毛接触牙齿表面来回摩擦,就达到了牙齿清洁的效果。 所以,每一把电动牙刷的电机性能,是决定牙刷清洁力的关键因素。 而电机的性能主要看:频率,摆幅,和扭力,这三个核心参数。 频率指的是刷毛每分钟来回扫动的次数,次数越多,刷的越干净。而摆幅指的是刷头能够清扫到的面积,面积越大,刷的就越高效。至于扭力,它决定了刷毛的刷力,扭力越大,刷毛就越能抵抗压力,保持有效刷力。 5.2 全新突破的自研伺服系统 市面上琳琅满目的电动牙刷,采用了各式各样的电机,盘式电机,线性电机,还是磁悬浮电机等等。 它们归纳起来,就是一台通过无感控制的直流电机,并且都带一定的摆幅限制,这种带机械限位的,小幅高频反复运动,引起的振动本质上只是提高了牙刷刷毛的振动频率,所谓的摆幅,也只是刷毛的摆幅而已。 徕芬自研的伺服系统,之所以把它称之为系统,是因为它内置了两颗线性霍尔,精准监控无刷电机当下的转速和角度,然后将数据传给控制芯片,最后芯片计算出当前所需克服压力,所需功耗,输出给电机,让刷杆回到预设的角度,形成一个完整的控制闭环。 相较传统电动牙刷要依靠机械结构进行限位来实现振动,徕芬是世界上第一款拥有无限位器的电动牙刷,完全基于算法,实现对刷杆角度的精确控制,这就是计算振动。可以说我们是在用机器人的硬件技术做电动牙刷。 实际上,徕芬电动牙刷,其在算法的控制下,可以真正动起来,甚至实现360度旋转。 5.3 对比传统电动牙刷,徕芬电动牙刷性能代差到底有多大? 我们用实际测试来看看,徕芬伺服系统在频率,摆幅和扭力,这三个核心参数上,对比传统电动牙刷,性能代差到底有多大? 这颗线性电机,取自一个美国大牌的旗舰产品,我们给他接上示波器看一下,它的实际频率上限是17500次/分。 这颗磁悬浮电机取自,一家日系老牌厂商的旗舰产品,我们实测是37800次/分, 还有一家大家熟悉的欧洲品牌,他们旗舰产品,搭载的盘式电机,实测是31000次/分。 而徕芬的伺服系统的实测频率上限是:66000次/分。 整整翻了一倍有余,这,就是代差。 当然,参数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用户体验上,我们调研了,上千位用户的使用体验,发现每个人对频率的接受程度是很不一样的,并不是越高越好。 为了让大部分人都觉得比较舒适,我们把日常模式的频率上限设定在了26000次/分。 至于我们的性能极限66000次/分,可以在徕芬APP里,打开高频模式,牙刷就进入了高性能模式。大家可以发挥一下想象力,电动牙刷除了刷牙还能刷点什么。 之所以这么设定日常模式,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大多数用户的刷牙舒适度,更重要的是我们深刻的理解,相比起频率参数,真正决定电动牙刷清洁效率和清洁能力的,其实是,摆幅和扭力。而摆幅和扭矩,是传统电动牙刷不具备的。 上面我们提到,传统电动牙刷主要依靠,机械限位获得振动,所以角度极为有限。徕芬的计算振动,第一次让刷杆真正摆动起来,从而实现革命性的扫振一体,带来了颠覆性的有效摆幅。 5.5 颠覆性的有效摆幅,大大提升清扫面积 为了让大家更加直观的,看到摆幅差距,专门制作了一个测试设备。 这是两款国际大牌的旗舰产品,我们开启最强劲的模式,大家通过这个红色光线,可以直观的看到他们的摆幅范围,看着好像也不错,对吧。 不过,我们徕芬是这样的。这就是实现刷杆摆动,带来的巨大有效摆幅。 徕芬的伺服系统在实现360度旋转的基础上,根据调研数据,我们参考人类最大的上下,门牙平均高度一厘米,我们最终把摆幅,设置在了符合人体工学的60度内。 更大的清扫面积带来的高效的刷牙体验。相比较传统电动牙刷的20度左右的刷毛摆幅,徕芬扫振电动牙刷的清扫面积,提升了一倍有余。 这,就是扫振一体带来的摆幅代差。 5.6 扫振一体刷牙方式, 帮助你更好的实现科学巴氏刷牙法 最后的扭力环节,过去,由于一些厂商常年累月的宣传,造成很多消费者被误导,以为电动牙刷的刷力太强会伤牙。前面荣博士的科普,有力的解释了关于电动牙刷伤牙的错误观念。真正的伤牙其实是刷力不够,导致清洁不到位,带来了各种口腔问题。 很多传统电动牙刷都在宣传所谓的压力提醒功能,说是在保护你的牙齿,其实是在保护牙刷的电机。因为它们的电机无法进行精确的计算反馈。 徕芬扫振电动牙刷基于伺服系统,所以取消了压力提醒这个功能。我们认为,牙刷在不断加大压力的情况下,还能保持有效刷力,才是一支电动牙刷应有的技术本分。 上面对比的都是比较常见的声波式电动牙刷,市面上还有一种技术路线:往复式电动牙刷。 不同于声波式刷毛的左右振动,大家可以看到,往复式的刷毛是在圆弧方向的来回扫动,在大多数人日常习惯的刷牙手法下,这样的刷毛运动轨迹,实际上是在高速横向擦刷,牙龈和牙齿的接触部位。 往复式这种扫动技术,虽然清洁力比只是刷毛在振动的声波式要强,但不当的刷牙手法时间久了,反而会造成楔状缺损,从而导致各类口腔问题。 而徕芬的扫振一体技术,让刷毛相对牙齿进行上下扫振,可以说是结合了,传统两条技术路线的优点,声波式的上下振动和往复式的大幅扫动,扫振一体用更安全的方式,把残渣和牙菌斑从牙龈缝里清扫出去,最大限度的的契合了,巴士刷牙法。让那些不怎么注意刷牙手法的用户,提升清洁效率的同时,也不用担心会伤害到牙龈。 06 关于刷头:我们更一丝不苟 强劲的动力性能,是一支优秀电动牙刷的基础,但影响刷牙效果的,还有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刷头。 刷头的构造很简单:就是刷毛+刷杆。刷毛是影响刷牙舒适度的核心原因之一。 目前主流的是尼龙材质,和PBT,也就是柔软的尖丝刷毛。 刷毛和刷头的结合,按照造制造工艺可以分为:有铜植毛和无铜植毛。 我们徕芬采用的是,目前行业内先进的是无铜植毛工艺。同时我们还在刷头背部,植入了一块金属片,能够带来更好的动平衡,和出色的噪音控制。 徕芬的刷头首批上市共有三款:标准护龈、高效清洁、光感亮白。更柔软的刷毛舒适度会更好,偏硬一点的尼龙刷毛清洁力更好。这三款刷头都是标配的,超薄小巧的刷头,可以灵活深入口腔死角,带来非常顺畅的刷牙体验。 刷头作为入口的部分,我们在生产制造时,非常注重它的健康安全。市面上很多廉价的刷头因为采用劣质工业材料,和不规范的生产环境,这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有害化学物质挥发渗透,比如砷,铅,汞,钡,铬。 我们严控材料品质和生产环境,徕芬刷头成为全球首个,通过德国莱茵TÜV安全认证的产品。 不过,这三支徕芬刷头真正震撼人心的,不是这些高端技术和人性化设计,这里请允许我先卖个关子,在发布会的尾声,我们会揭晓答案。 6.1 更严苛、更贴近真实刷牙需求的清洁力测试方式 基于这么强大的电机性能,和精益求精的品质,我们轻轻松松的,就通过了国标全项清洁力测试,和质量测试,威凯是国内知名权威的,国标测试认证机构,但是,我想说,国标测试更多的都是为了,产品能够合规上市销售,并不是为了,去表现产品的性能差距。 本来最有说服力的测试一定是大样本的真人测试。但是在我们做了上千人的真人测试后发现,每个人的口腔环境,牙齿情况,以及牙菌斑的生长状态,都是完全不同的,众多变量的真人测试,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无法用于数据的标准衡量。 因此,我们专门设计了一套更加严苛,贴近真实的,清洁力测试方式。 比如,我们专门调试了一种附着力很强测试涂料,这种涂料不容易被随便干刷掉。需要用到一些水,更接近真实的刷牙场景。相比较行业里常用,附着力很差的巧克力酱和蔬菜泥之类的测试材料,徕芬这种特制的涂层更能反映牙刷的真实刷力。对烟渍,茶渍和咖啡渍之类的顽固污渍清洁更有参考作用。 同时我们还使用机械臂,模拟日常刷牙习惯,在相同压力下,采用医生建议的一口牙两分钟的标准时长进行测试。一次刷4颗牙齿的正面,换算下来就是每次测试为6秒。深度测试设定为12秒。 这次测试,我们直接对标日本,欧洲和美国三大知名品牌的旗舰级产品,只有比一比更难的试卷,才会知道谁才是真正的优等生。 在标准清洁时长6秒测试下,徕芬的高效清洁刷头,和光感亮白刷头的清洁力,明显优于三大国外旗舰。 而在深度清洁12秒的测试下,大家的清洁力都明显提升,但是,大家请看牙缝的细节,徕芬得益于强大的计算振动保证了有效刷力的持续输出,使得牙缝的清洁力明显优于三大国外旗舰。 6.3 尖丝软刷毛是更护龈的刷头 上面这一段比的是行业标配的尼龙丝刷毛,这种刷毛稍微偏硬一点,实际上,刷毛的软硬相当影响清洁效果,很多低端劣质的电动牙刷,虽然电机性能很糟糕,但只要刷毛够硬,也能有不错的清洁效果,可代价就是严重损伤牙龈。 既想要高效的清洁力,又想要保护牙龈,在传统牙刷的电机技术下,这是做不到的。目前行业里最护龈的刷毛,是尖丝软刷毛。 两款售价上千元的国外旗舰传统牙刷,我们分别给他装上他们官方的护龈刷毛和尼龙刷毛,在同样的时间和力度下,很明显,护龈刷毛的清洁力,远不如尼龙刷毛。 而同样护龈的尖丝刷毛,搭载在徕芬扫振电动牙刷上,却展现了完全不一样的刷牙效果。在标准6秒的测试下,徕芬的护龈尖丝刷毛,对比欧洲和美国旗舰产品的,标准尼龙刷毛。不论是牙面还是牙缝的清洁效果,都不相上下。甚至一些部位的清洁效果还更好。 基于这样的测试结果,我们做出了一个违背行业惯例的决定:其他友商的标准刷头都是尼龙丝,我们徕芬基于强大的伺服系统带来的扫振一体技术,第一次将尖丝软刷毛命名为标准刷头。 之所以这么命名,就是想告诉大家,只要牙刷动力足,刷够两分钟,尖丝软刷毛是最合适的日常刷头,高效洁牙又护龈的同时,还充分保证了刷牙的舒适性。 以上,不论是频率,摆幅和扭力这些性能测试,还是严苛的实际效果测试,这会儿相信大家应该都感受到了,徕芬这套自研伺服系统的强大之处。 07 如何让一只牙刷适配所有人? 7.1 智能是真的智能吗 刚才的测试环节我们提到了,千人千面的口腔环境,除了配备不同用途的刷头外,如何让一支牙刷适配所有人,这是困扰很多电动牙刷厂商的问题。 目前行业里很多友商,都在探索智能化方向,但更多的都是在搞智能化营销,现阶段大部分所谓的智能化功能,基本都是徒增成本,用户感知不强。 我们徕芬的解决方案比较务实,设计了一个简单直观的调节APP,让大家能方便的调出适合自己的刷牙体验。 7.2 为你的需求设计的刷牙APP APP的交互界面非常直观,很容易上手。这个APP调节的核心,就是中间的这三个维度调节,振动幅度,扫动幅度,扫动速度,每个维度设置了十级调节。 在调节三个维度时,牙刷是即时反应的,变化一目了然,这样一来,你就可以边刷边调。并且调动后,是即时自动保存的,一共可以预设三种习惯,你只要双击按键就可以进行简单切换了。 其他的像换区振动,飞行模式,刷牙时长调节等等功能,我这里就不一一展开讲述了,整个操作都非常简单人性化。 08 徕芬扫振电动牙刷,一支下一代电动牙刷 8.1 全方位颠覆传统,碾压国际大牌旗舰 这就是革新刷牙体验的徕芬扫振电动牙刷,一支下一代电动牙刷,它内外兼修的未来感设计,精益求精的结构和工艺,先进的自研伺服系统,强悍的清洁效率和牙缝清洁力,超薄灵活带配重的无铜抗菌刷头。 不论是工业设计,材料工艺,还是性能实力,都全方位颠覆传统电动牙刷,碾压国际大牌旗舰。 8.2 一支引领未来的下一代电动牙刷,应该卖多少钱? 这是我们收集到的电动牙刷价格行情,大家可以看到,被我们碾压的旗舰产品要卖上千元,就算是中端产品,都要五六百元。 维护口腔健康,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平常刷牙到位一些,就会少花很多遭罪钱。如果你因为龋齿导致牙齿,牙根报废,一颗品质好点的种植牙,就要近万元,便宜的也要上千元。 这么一比较,花一千多买支电动牙刷,好像也能接受。 在验证了徕芬扫振电动牙刷的强劲实力后,我想起了我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我们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就应该让所有人都用上。 “299”元! 温润简约的光感白版本299元,磨砂质感的铝合金版399元,工艺成本最高的不锈钢版本499元。 8.3 299元,一支让友商不敢再躺着赚钱的电动牙刷 是的,这就是我们理解的技术普惠,一支引领未来的下一代电动牙刷,一支让友商不敢再躺着赚钱的电动牙刷。 这三款牙刷的性能配置是一样的,更有质感的金属版本,因为采用一体成型工艺,成本很高,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8.4 关于牙刷技术普惠的故事,还有一半没讲完 今天的发布会,还没有结束。关于牙刷技术普惠的故事,还有一半没讲完,是的,就是影响很多人不想使用电动牙刷的一大因素:刷头,太贵了。 曾经,有个投资人老师告诉我,吹风机不是个好生意,大部分用户买完后5,6年内都不会复购,而电动牙刷就不一样了,因为它可以持续的挣刷头耗材钱。听起来,这个生意逻辑没有问题。做企业赚钱,无可厚非,但是,赚钱和敛财,我们认为还是有区别的。 把大众健康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要实现这样的产品目标,一方面是牙刷动力技术的革新,另一方面是如何让用户能够无负担的勤换刷头。 这是我们统计的,目前市面上主流品牌电动牙刷刷头的价位:无铜工艺的刷头价格,基本都在2,30元以上,有些甚至,高达近百元,就连以性价比著称的某品牌,最入门机型的刷头,也要卖到二十多元。 我们都知道,为了保证口腔清洁效率,刷头基本要两,三个月一换。现实是,很多人对刷头的使用都超过三个月,他们不是不想换,就是在想起来换的时候,都觉得刷头怎么那么贵?就想着缓一缓,这一缓,分叉的刷毛,就无形中就伤害了口腔健康。 我跟团队的同事们说:友商也许有他们不得已的苦衷,而我们,只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将技术普惠进行到底。 9.9元! 这是目前,在保证高品质的工艺下,我们能做到的普惠极限,将来随着我们产能规模的扩大,我们将继续把这个刷头的价格打下来,让大家哪怕一个月换一次刷头,也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这里我们也恳请大家理解一下,三支装的版本,这个物流成本还是挺高的,会稍微贵一些,我们建议大家直接购买6支装~平均价格就是9.9元! 09 扫振电动牙刷,开创行业新时代 9.1 先进的技术不一定要用来高溢价,我们一起享受技术红利 扫振电动牙刷,开启了行业的新时代,也开启了徕芬的新时代。不论将来走向何方,规模多大,我们会始终坚守,徕芬的立身之本:“技术普惠”。 每个有机会发声的公共场合,我都会反复强调,徕芬的“技术普惠”,是先把产品做到行业第一梯队的旗舰水平,甚至超越。然后再根据成本进行普惠定价。 技术普惠不是大家认知的“性价比”。相信大家应该听过一个商业观点,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所以厂商就有合理的理由,定很高的价格,独享巨大的技术红利,很多国外大牌一直,在跟我们灌输这个概念。 今天我们徕芬,就用这支全新技术路线的扫振电动牙刷,跟这个世界探讨一下:有没有一种可能,先进的技术,不一定要用来高溢价,它完全可以用来普惠。让更多更多的大众一起来共享技术红利。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直接对标了欧美日大牌厂商的旗舰产品,就是想切切实实的告诉大家: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让那些商业上的外国列强,架起几门品牌大炮,就能赚取巨额利润的日子,必将一去不复返。 9.2 作为一家创业公司,不断创新,就是最好的回答 过去,我们的徕芬高速吹风机,尽管自研了具有自主专利的电机和驱动,但是因为外观的相似,引来了很多的争议,面对这些质疑,最好的回应就是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创新。 今天这支徕芬扫振电动牙刷,从机电到外形,全方位的创新,这就是我们最好的回答。 作为一家创业公司,徕芬还很年轻,所以我特别感谢那500多万个用户,正是因为你们的支持,才让我们更加坚定的相信:技术可以被普惠,也应该被普惠。 如今的徕芬,有了一定的余力,所以我们决定进一步深化技术普惠,担负起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 我们计划接下来会和公益机构一起做一些社会公益,提升弱势群体和孤寡老人的口腔健康水平,让他们不被牙病牙疼所困扰,能够每天开开心心的享受一日三餐。 最后,感谢大家关注徕芬新品,希望这支全方位创新的徕芬扫振电动牙刷,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