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键时刻,中央出台了一份很不寻常的指导意见!
标题还不短,《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由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自疫情发生以来,该机制一直在高效运行,几乎每天都有记者会,提供各种最新信息,发布指导意见。但这份文件,显然不寻常,尤其是里面的12字表述: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都很意味深长的,或者说,也是对某些地区的当头棒喝。在解释这12字之前,先看一下文件出台的背景。
新华社的报道,有一句话这样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履职尽责,全力防控,经过艰苦努力,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请注意里面的最后表述:经过艰苦努力,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两个积极:积极变化,积极成效。
虽然还不能掉以轻心,不能轻言拐点已经到来,但中国的防控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那政策上,就必须进行相应的重大调整。这就牵涉到这份文件最不寻常的地方,一些具体的意见了。
新华社的通稿,是这样表述的:《意见》要求,各地要制定差异化的县域防控和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的措施。要以县(市、区、旗)为单位,依据人口、发病情况综合研判,科学划分疫情风险等级,明确分级分类的防控策略。要划小管控单元,辖区内的城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均应按要求落实相关防控措施。
一句话,必须分区分级,不能笼而统之,比如说河南疫情严重,你就必须对所有的河南人员物资如何如何。要知道,河南好歹是一个近1亿人口的大省,因为靠近湖北,确实有确诊病例较多的县市,但也有不少一个新增确诊病例都没有的县市。如果都归于一个级别,那岂不乱套了。所以,这样简单化对待河南,肯定是不行的。具体怎么做?
按照《意见》:
低风险地区,要实施“外防输入”策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中风险地区,要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尽快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高风险地区,要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策略,根据疫情态势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湖北省和武汉市要继续采取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扩散。北京市要继续做好防控工作,确保首都安全。
说得相当明白了,全国至少分三档:
第一档,低风险地区,对外,防止疫情输入;对内,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请注意:是全面恢复!全面,不是部分!
第二档,中风险地区,对外,防止疫情输入;对内,防止疫情扩散;但也有一个要求,尽快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请注意,是尽快有序!也要尽快,不能拖拖拉拉。
第三档,高风险地区,对内对外参考中风险地区,并加了四个字“严格管控”。但还有一句:据疫情态势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意思很明确,疫情态势好转,那就要逐步恢复。因为情况复杂,可以逐步一下。
但《意见》还特意点了两个特殊地区:
第一个,自然是湖北和武汉。
“湖北省和武汉市要继续采取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扩散”,毕竟这里是源头,是战“疫”的重中之重,所以,要“最严格”。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这里是高风险中的高风险,可以说是例外。
第二个,首都北京。
“北京市要继续做好防控工作,确保首都安全”。北京毕竟是首都,地位特殊,人口流动性大,所以必须确保“首都安全”。所以,按照北京的相关规定,从2月14日起,所有返京人员到京后,均应居家或集中观察14天。
嗯,怎么说呢?这是首都的特殊地位决定的,其他地方就不要随意参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