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起性侵“养女”案件备受大家关注。媒体和明星们集体发声话题“姐姐来了”在四月的第二个周末登上了微博热搜榜的第一名。相关话题到在微博目前为止有8.6亿的阅读和25.2万的讨论。
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他们时时刻刻都需要成年人的保护。
对于儿童的伤害除了令人担忧和心痛的“性侵”之外,还有几百年来源源不绝,大家深恶痛绝却一直存在的雇佣“童工”行为。
世界劳工组织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有218万年龄在5-17岁的童工在不同地区、行业中工作。

集中体现在农业劳动中,包括渔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和自营及商业种植业(其中当然也包括咖啡种植)等,这部分占比约71% ,有17%分布在服务业,12%分布在其他行业中
可以看到在下图里,大家熟悉的几个咖啡生产大国,比如埃塞俄比亚,危地马拉,巴西都是童工现象的“重灾区”。儿童一周工作的时间超过15个小时。
大家熟悉的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坦桑尼亚这些咖啡出产国,童工在他们国家总共儿童的比例高达25%以上。也就是说,四个孩子当中,至少有一个是童工。
图二:咖啡生产国家的童工在整个国家儿童数量中的比例和他们每周工作的时间
在咖啡供应链中,举中美洲洪都拉斯为例,在采收季中,近40%的工人是童工。
妇女和儿童多以临时工的身份参与采收,因此他们的收入也会比成年男性固定工工资低。
位于非洲肯尼亚的临时采收工,他们的收入低至大约每个月12美元。
纵使在各地有相关的立法禁止雇佣童工,但迫于经济压力,有一些农户家庭不得不让儿童参与轻劳动量的工作,有一些则是堂而皇之地直接雇佣儿童参与劳作。
英国电视台(Channel 4)一档时事节目《Dispatches》, 于2020年3月披露,在危地马拉的部分咖啡豆农场中有13岁以下的童工被雇佣进行咖啡采收工作。
这些童工年纪最小的仅有8岁,单周工作时间长达40小时。 这些儿童的收入取决于每日采收的咖啡果重量,平均日收入在5英镑左右,最低仅有31便士。
作为参考,一个雀巢Nespresso胶囊售价在36便士。相当于人民币3.1元。也就是说儿童采收咖啡豆工作一整天的收入刚刚能买得起一个咖啡胶囊。
在Dispaches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采收季的时候,童工被安排上山采摘咖啡果,也有一些童工需要负责搬运咖啡。
Dispatches在其节目中提到,星巴克在危地马拉的供应农场和雀巢公司Nespresso咖啡在危地马拉的供应农场均有使用童工的现象。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自2006年来一直担任雀巢公司Nespresso代言人的奥斯卡奖得主乔治·克鲁尼(George Clooney),他对指控感到“惊讶和悲伤”,并认为Nespresso仍有“工作要做”。
星巴克和Nespresso均表示,将努力解决所有发现的问题,并将采取坚定的行动,杜绝使用童工的情况发生。
要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们,要如何减少(甚至消灭)雇佣童工的现象呢?
除了刷出搜索关键词,引起公众和明星转发和讨论之外,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实实在在的长久有效的保护到孩子们呢?
比如,可不可以在咖啡产品上标明他们是由谁采摘,包装,制作的?而且可以让消费者有办法查询到这些相关企业的信息,这样可以起到监督咖啡产业链上所有企业的作用。
解决这些问题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传统咖啡供应链中,咖啡豆采购商可能没有直接参与到种植和采收活动中,也就不清楚这些采购的咖啡豆是怎么产出的。
过去很多年以来,既没有足够的科技支持追踪咖啡豆的产出管理供应链也没有多少公司或社会机构把杜绝使用童工这件事作为他们采购的考量因素。
并且,“只购买合规的,道德的产品(没有童工和压榨劳工的)”这样的消费观也是最近十年内才开始普遍流行起来。
咖啡行业的可追溯性指的是:咖啡在种植,采收,进出口,烘焙,冲煮的每一个环节的状态都是可以被查阅和追踪的。
是咖啡质量和食品安全的保障。也是能够保证咖啡门店和消费者明明白白地购买没有道德污点的咖啡,这也为消灭咖啡童工的现象可以做出很大的贡献。
2017年星巴克在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和卢旺达开展一个试点计划,利用区块链数据技术,用来记录与共享咖啡豆“旅程”的实时信息,目的在于帮小农户们在供应链中产生积极地影响。
全球最大的食品生产商——雀巢(Nestlé)也宣布将扩展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利用IBM Food Trust区块链项目覆盖该公司的高端咖啡品牌Zoégas。
它是由一个个信息块组成。每个块上包含不同信息,上面可以储存任何信息。每块都与相邻的链接,无数的信息块在一起,构成整个链条。
信息可以不断加入,如果前面的信息需要被修改,则有新的块写入,旧的不会被删除。
这些信息体现在食品行业中可以是,种植信息、采收时间的信息、仓储和配送路径相关的信息等等。
所有的信息都是特殊加密无法被更改,非常安全。这是一个可以记录任何事情发展的系统。
@IBM Food Trust
有些人以为比特币等于区块链,其实不然。区块链是驱动比特币的技术,如果把比特币比作汽车,区块链技术就类似于驱动汽车的引擎。
区块链储存和追踪数据是革命性的技术,但是却是起源于最早的账本记账方式。
区块链与手写的账本和电子记账本不一样之处在于:他的初衷是去集中化,而且可以把数据同步储存在各个不同位置和不同设备中。从而创造了区块链技术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数据可信度。
假设无数的表单储存在云端,授权者写入更新数据会被记录下,但旧的记录无法被覆盖,这个技术可以让任何的读写记录均被记录下同时同步至所有该系统内与云端相连的设备。
IBM food trust用的是授权区块链,意味着该网络中所有使用者的身份都是已知的,并且何种数据被什么人浏览过都是可以追溯的。
通过区块链的使用,我们的交易来到了一个新的纪元,它具有可信度,可追踪解释,并且是透明化的。
比如,它能够把送到消费者家里的咖啡,从被采收,到包装和运送的路径和时间追踪精确到秒。
这些数据的共享,对种植者,批发商和供应商以及消费者都有极大的意义。
在Microsoft Build 2019大会上,这星巴克宣布了其“豆到杯” (bean to cup) 计划。
它使用基于微软Azure的区块链服务,该服务创建了一个透明的电子账本,供应链参与者(他们包括咖啡种植者,采摘者,处理商,烘焙商,经销商等等)可以在该账本上输入交易数据。
结合用户界面和移动应用程序,该技术将使星巴克客户能够追踪从种植者包装咖啡豆到烘焙好的咖啡收入门店柜台的时间。
星巴克认为,除了可追溯性技术将在可持续性方面提供大规模的透明度之外,使用该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农民与喝咖啡的人之间将建立起“真实,无缝,动态”一对一联系的愿景。
例如在西雅图或者上海门店喝咖啡的客人随时可以了解到为他们种植咖啡的农民。
这样一来,作为一个有道德感的消费者,购买咖啡产品的时候拿起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知道咖啡生产中的各个环节是怎样的,自己可以判断是不是要买这一杯咖啡。
雀巢在瑞典推出了精选版本的Zoégas全豆以及研磨咖啡“2020之夏”。
100%使用了雨林联盟(Rainforest Alliance)认证的阿拉比卡咖啡豆混合而成,这些咖啡豆来自三个产区——巴西、卢旺达和哥伦比亚。
通过区块链记录的数据,购买者们现在将能够追溯其买到的咖啡的来源。
只要扫描包装袋上的二维码,消费者就可以看到咖啡从种植地到赫尔辛堡Zoégas工厂的旅程,和在工厂里,这些咖啡豆如何被烘焙、研磨并包装。
他们能够看到的数据包括农民、收货时间、特定货物的交易证书以及烘焙时间等。
我们相信随着更多的咖啡生产和采购商开始重视追溯咖啡从豆到杯的整个流程,致力于减少“道德污点”在整个过程中的存在,咖啡童工的命运也能慢慢的被有责任感的企业和有道德感的科技和消费者改变。
Esteban Ortiz-Ospina, Max Roser (2020) - "Child Labor". Published online at OurWorldInData.org. Retrieved from: https://ourworldindata.org/child-labor
https://foodispower.org/our-food-choices/coffee
http://gpchildren.com/2020/03/09/7
https://www.ibm.com/sg-en/blockchain/what-is-blockchain